1982年初春,习近平离开中直机关到基层锻炼,第一站就是去河北正定任县委副书记。在这里,他认识了作家贾大山,二人也结下了深厚的友情。3年后,习近平离开正定,但这份友情一直陪伴贾大山走到生命的最后一刻。1998年,贾大山去世一周年时,习近平发表文章《忆大山》,历数了二人多年的情谊和对老友的怀念。
今年1月13日,《光明日报》刊登了习近平主席这篇文章,贾大山这个名字再度引起人们关注。贾大山是一个怎样的人?为此,记者赶赴河北正定,听贾大山之子贾永辉讲述了父亲的那段往事。
1991年,习近平夫妇和贾大山合影
因作品而结缘
1942年,贾大山出生在河北正定,父母靠做点小生意维持家计。他在家中排行老九,上面有8个姐姐。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父母自然对他疼爱有加。不过,贾大山从小就很懂事,知道家里生活的艰辛。他小时候很喜欢读书,上中学时就在校刊上发表过文章。1964年,贾大山中学毕业后,到西慈亭村插队务农。这个知识青年走进农村,体会到了农民生活的贫苦和艰难。他把这些生活体验都融入到创作中,说快板、编节目、出板报、写文章,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渐渐地,他发表的文章,引起正定县文化馆老馆长的注意。1971年,贾大山被调到文化馆做临时工,开始了戏曲小说的创作。贾永辉说,父亲那时候虽称不上专业作家,作品也不多,但有些文章已经受到不少关注。1978年,贾大山收获了文学创作上的重要奖项,其短篇小说《取经》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此后,他又创作了《花市》、《梦庄纪事》等作品,也多次获奖,《花市》还被收入中学语文课本。到上世纪80年代,贾大山在作家圈已小有名气,还一度与贾平凹齐名,并称为“二贾”。
贾永辉说,父亲能写出好作品,是因为他爱交朋友。这些朋友里,不光有文化圈的,还有不少普通老百姓。他们常常在一起聊天,“父亲从他们那里讨生活,他们从父亲那里讨智慧”。所以,在贾大山许多小说里,尽是鲜活生动的市井百态,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比较接地气。
[责任编辑:张璋]
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