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所说的完全竞争模型,是假设在一个产业中,有许多的买者和卖者,交易的是标准化的产品,处于免费且容易进人的条件,具有完全和充分的知识。偏离这种完全竞争条件的市场,可以用下述的构成市场结构的基本要素来描述。
1.卖者的数量和规模分布。一种竞争性市场包括了许多的买者和卖者,它们谁也不能影响价格。从社会的观点来看,竞争性产业在这种条件下是有效的。在长期中竞争性产业将会以价格等于边际成本的方式供给产品。
相反,垄断性市场由单一的卖者供给,它就能够限制产出,并把价格提高到生产的边际成本以上。一些愿意支付产品生产成本的消费者就不能够得到它。经济学家坚信,像这种限制产出的垄断,是一种无效率的组织生产的方式。
在现实市场运行中,只有很少几个卖者能像只有一个垄断者那样行事,这种市场正是产业经济学所特别要给予关心的。关于卖者规模的分布的问题,产业经济学关心的是那种有一个非常大的卖者和若干小的卖者的市场结构,在这种市场中,巨型卖者也有可能像一个垄断者而不是像那种具有若干大致平均规模的企业那样行事。
2,买者的数量和规模分布。尽管与供给面的市场势力问题相比较,市场中买方所产生的公共问题要少得多,但是经济学对其数量和规模的研究,也有很长的历史传统。在这里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是抵消市场势力的理论。这个理论的要点大概是说,一个市场中一部分势力的集中,一将会引起这个市场中另一部分均衡势力的集中。当少数大的买者与少数大的卖者进行讨价还价时,如当汽车制造者购买钢铁和橡胶轮胎时,对卖者来说,要把其价格持续地提高到边际成本以上是非常困难的。所以买者的数量和规模分布,就是影响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结构要素。
3.产品差别度。在完全竞争的简单模型中,相互对抗的竞争性企业出售的是高度标准化的产品。实际上这在现实世界中是不可能出现的事情。任何产品在品种、等级、规格、花色、交货期、信用条件等等方面,总是会有代定程度的差别,最起码供给方在地理位置上会有差别。随着产品差别化程度增加,不同生产者的产品之间就越来越难以替代,每一个生产者就越来越有可能像一个垄断者那样行事。因此产品差别化可能会使竞争产业的绩效下降。
产品差别化的内涵是十分复杂的。例如人们可以预计到,随着汽水市场产品差别化程度的增加,单个生产者控制其品牌汽水的价格能力也会增加。虽然汽水的价格可能提高了,但是人们选择品牌汽水的空间却被拓宽了:你是要拿一块钱买仅有的一种汽水呢,还时拿一块五毛钱在五种汽水中选择一种呢?这是一个在市场势力与多样化之间进行选择的两难问题。社会偏好通常会在市场势力与多样化之间进行选择,并建立一定的均衡关系。
4.进人条件。经济学家关于进人条件的分析,集中在影响公司进入市场决策的不同因素上。一个公司究竟要具备多大的规模才能有效率地生产?一个公司究竟投资多大才能开始运营?如果一个公司进人一个市场但是失败了,它的投资有多大部分可以通过出售资产而得以收回,会有多少将沉淀在市场中?如果要成功地经营,需要什么样的销售努力?已经进人的公司对新进人的竞争者将会如何反应?
经过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在职研究生()老师分析,进人条件有利于解释市场运行中公司的数量和规模分布。由于进人条件决定现有公司与欲进入公司之间潜在竞争的性质,所以它不但会通过其效应影响市场结构,也会以自己的方式影响市场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