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山花烂漫时
记云南职工技术技能大赛团体冠军昆明市局技能竞赛代表队
来源:中国气象报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06日07:41
分享到:
中国气象报通讯员刘国萍 舒珊珊
日前,云南省职工技术技能大赛暨云南省第二届气象行业综合观测职业技能竞赛在昆明落下帷幕,昆明市气象局蝉联竞赛团体冠军。获奖队员朱金玲、朱敏、胡俊将被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总工会授予“云南省职工技术能手”称号。此前,昆明市局已获得第一届竞赛冠军。朱金玲说:“成绩来之不易,使命任重道远。”
气象现代化激发人才成长
昆明市气象局局长李文祥说:“地面测报业务正在经历一次飞跃性的变革,目前全市12个国家级气象站全部建成自动气象站,需要更高知识层次、更高技能和更加爱岗敬业的气象观测队伍。我们以竞赛为契机,给年轻人搭梯子、压担子、筑台子,形成倡导重视技术人才、爱岗敬业的良好风气,掀起了学技术、练技能、比贡献热潮。”
“这次竞赛涵盖综合业务基础理论、云天观测、计算机综合处理、自动站技术保障等项目,虽然有一定难度,但都是平时自己从事的业务工作。”现年27岁的安宁市气象局地面观测员朱金玲说。
“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气象探测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迫使我们主动提高业务技能。目前地面观测向全自动、高精度、连续在线传输的方向发展,同时可以获得更多类型的气象要素,更高时间和空间分辨率的资料,进行更大范围的覆盖气象观测数据采集。”禄劝县气象局地面观测员朱敏说。这个刚满25岁、满脸稚气的小姑娘,主动学习新技术,练就新本领,很快就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业务骨干。
团队精神激励个人斗志
“获奖,对我来说简直是个奇迹。”呈贡区气象局地面观测员胡俊说,“我在市级竞赛中的成绩一直排在最后。”经过市级竞赛、初选、多次考核后,朱金玲、朱敏脱颖而出,而胡俊却是省气象局通过抽签的方式选出来的。从抽签到比赛,也只有短短两个月时间。
“我是木桶上那根最短的木板,我不能拖单位的后腿。”胡俊说。正是这样的团队精神,将这个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三个年轻人紧紧凝聚在一起。队员们身上多了一份坚持、一份信念、一份责任,并激励着队员前行。胡俊本来预订了和父母、女儿一起去泰国的机票及酒店,但为了能够在短时间内突击理论知识,她毅然放弃了这次旅行。朱金玲为了不分心,把一岁多的儿子送回了曲靖父母家,在集训地一住就是一个多月。在竞赛期间,恰好是朱敏考取在职研究生的面试时间,克服了学习和竞赛矛盾,她在昆明、北京之间往返4次。
集训期间,队员放弃了国庆长假及周末,不分白天黑夜,全身心地投入到赛前备战中。“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一次次模拟考试后,大家惊喜地发现,胡俊的模拟竞赛成绩比市级竞赛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另两位队员的成绩提高也很快。
在比赛前几天,连续一个多月吃住在单位的朱金玲感到疲惫至极,巨大的压力让她很难入睡。她拨通了家中的电话,稚气的童声从电话那头传来:“妈妈,我想你了,你能回来陪我吗?”朱金玲忍住泪水,把对家人的歉意和愧疚深深埋在心里,变成更大的动力投入到竞赛中。
激励机制磨砺优秀人才
“是单位给了我飞翔的天空。”朱敏说。
2010年,“昆明市气象防灾减灾科技创新团队”成立, 朱金玲、朱敏作为创新团队技术组后备人才,参与团队开展科研和业务技术研究,并多次被选送到省气象局参加新技术培训。朱敏还被推荐参加兰州大学与中国气象局干部培训学院共同组织的大气科学硕士研究生学习。因工作业绩突出,年轻的朱金玲和朱敏被提拔为纪检监察员,走上了领导岗位。“这些经历开阔了眼界,激发了我的求知欲望,对我的成长帮助很大。”朱敏说。
《昆明市气象部门人才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昆明市气象科学和技术工作奖励办法(试行)》《昆明市气象部门地面测报业务竞赛办法》等下发实施,全市气象部门建立健全了人才发展机制,盘活人才资源,储备梯队人才,培养和造就了一支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优秀团队,营造出“比业务、学技术、赶先进”的人才成长环境。人才的快速成长为加速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提升气象服务效益提供了有力保障。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她们是平凡的气象人,她们用骄人的业绩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着气象人的瑰丽人生……
(来源:《中国气象报》2014年12月5日三版 责任编辑:苏杰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