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关于2014年招收在职人员攻读硕士专业学位工作的通知》,从2016年起,除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其他类别在职研究生的招考将纳入国家招生计划和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日前,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益派咨询,对1894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8.8%的受访者直言,当下很多人在职读研只为了混学历。(4月16日 中国青年报)
随着社会竞争压力加大,在职人员的学历教育受到更多人的关注。调查显示,58.8%受访者直言在职读研只为混学历,笔者不禁为当前的在职研究生教育表示担忧。不过《通知》的出台,无疑是向在职研究生“高含金量”的目标迈出了一大步。
既然不想学有所得,当初又缘何如此热衷于报考在职研究生呢?具体分析,较低的入学门槛,较低的学习费用,灵活的学习时间,广阔的人脉圈子,更好的晋升机会使得在职研究生“门庭若市”。有些人认为有了更高的教育层次,有利于个人在本单位的晋升;有些人认为研究生学历能成为自己打破现状的“利器”,薪水随之上升一个台阶;有些人则只是单纯的去“镀金”而已,只为积累更高层次的社会关系。
事实上,绝大多数人相对还是比较认可在职研究生的,毕竟它也是国家承认高等教育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形式。正如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田凌晖所云,他们中不乏一些有强烈的终身学习动机和问题意识,希望获得更开阔思路和多元方法,以解决实践问题的人。从这一层面上来讲,获得研究生的头衔确实对其未来的发展大有裨益。然而,“大学就是大概学学”、“混个学历吃得开”的思想在热衷于在职研究生的群体中大肆盛行,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难道仅仅是报考人员单方面的原因吗?试问在职教育的教学质量真的过关吗?
不得不说,当前在职研究生的教学质量备受社会质疑。有学生提出研修班授课都是大讲座形式,学习节奏快,老师责任心缺失,以致于大部分学生都存在不求甚解的状态。另外,面试走过场、证书认可度低、毕业门槛低都让“混学历”的心态有了生存的土壤。
可喜的是,《通知》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招生的公平性,力求把在职研究生教育做成“真材实料”。但对于一些在职研究生招考的具体问题规定并不明确。其实出台《通知》仅仅是第一步,如何从根本上提高在职研究生的含金量才是是重中之重。提高入学标准仅仅是“观凤一羽”,若要让在职研究生录取过程透明化、教学形式多样化、毕业考核严格化还需要下狠功、出真招,寻求人们满意、社会认可的教改突破口。
破除在职研究生“只在职,不研究”的坚冰,使得在职研究生教育改革将迈入更为艰难的攻坚期,更加召唤我们有披荆斩棘的勇气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