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招生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起点,由于研究生招生周期时间长、招生程序比较复杂,研究生招生管理的信息化尤其重要。研究生招生工作主要可以分为由教育部组织考试的研究生招生和由国务院学位办组织的在职申请硕士招生。对于前者,招生管理系统开发主要依托教育部招生系统开发一些辅助性系统。对于后者,虽然也有“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行管理,但学校的自主性大。这里我们以复旦大学和云南财经大学为例,分析研究生招生中具体的信息化情况。
复旦大学研究生招生管理与服务体系
在研究生招生信息化建设中,需要有包括业务规划、职能管理和信息技术等多种专业人员队伍的有力支撑,对流程的识别、设计、思考及项目实施运转等多个步骤进行实施。复旦大学设计的研究生招生管理与服务体系有效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其主要构成是招生信息服务系统、考生报考服务系统、招生业务管理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四个部分(见图1),报考服务、业务管理和决策三大招生职能同等重要。在系统流程中对数据流的跟踪与分析,有助于管理部门真正实现监管和指导职能。
“招生信息服务系统”主要是招生计划、招生专业目录及介绍等招生信息的公开发布,由研招办(或院系)通过网站、新闻媒体、微博等方式对社会发布招生信息。除此之外,可以突破单向信息发布的方式逐步支持点对面、点对点等更加专业和个性化的招生信息服务,如学校--院系一体化呼叫中心、报考咨询跟踪服务等。
“考生报考服务系统”面向考生提供招考全过程的服务系统,可以包括研究生报名、支付各类报名考试费、准考证打印、接收录取等各个环节,以及在整个流程所处状态和进度的查看,利用信息技术把考生和招生单位实时连接起来,突破空间的局限,可提供系统内消息和通知提醒、邮件和手机短信提醒等服务。凡进入“报考服务系统”的考生,招生单位都可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避免了传统的电话服务针对性不强、难以跟踪等弱点。
“招生业务管理系统”面向校内管理部门,主要由研招办和院系两级来进行相关的招生管理工作。在业务实现中,研招办和院系通过明确在系统中的角色进行合理分工,在平台上形成相互协作的关系,发挥各自在招考管理过程中的学科和组织优势,积极主动开展业务,实现校级层面的宏观监管和院系层面的自主管理,由“金字塔式”的职能管理变为更为扁平的合作关系。同时,在同级管理层面,更为清晰地界定公共职能部门的权责。
“决策支持系统”主要在当年及历年招生数据库的基础上(可综合学科建设、研究生导师、培养、学位及就业等各方面的数据)进行有助于招生计划、年度工作重点、招生过程监测等招生策略和监管提供有力的支持。“系统”运行的招生基础数据,加上引入的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等基础数据,将形成有效的数据仓库,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对决策方案形成有效支持,以协助管理部门实现更高级别的实时监管和指导智能。
云南财经大学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
云南财经大学的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以在职研究生招生为主,辅助以教育部组织的研究生招生工作来设计,实现了招生计划管理、考点试卷邮寄管理、考生复试成绩的录入管理、考生咨询管理、成绩查询管理、录取查询管理、学号管理和报到管理等信息化管理。
研究生招生管理工作涉及的主要业务处理包括:考生报名管理和学生录取管理、咨询管理、录取结果的网上发布查询等。招生管理的数据来源:考生网上报名提供的数据和研究生招生办导入的数据。招生管理的重点主要是两个方面:考生报名管理和录取管理。招生管理的对象主要是考生和招生办。因此,在系统中应该增强招生管理的智能化,提供招生办与考生的留言咨询交流平台,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也为考生解决了相关疑难问题。研究生招生管理系统的顶层数据流程图如图2所示。
考生:考生登录研究生网上招生系统开始网上报名工作,待录取工作结束后,考生可上网根据自己名字等信息查看是否被录取。有疑问的考生可在咨询留言专栏进行提问,等待相关工作人员的回答。主要流程如图3所示。
招生办:招生办工作人员登录系统,可以上传招生计划、更改招生计划、查询报名考生基本信息并进行相关录取操作,或是查询已录取的考生进行相关修改,也可在咨询留言处回答考生问题。主要流程如图4所示。
管理员:管理员可以进行用户管理,查看相关招生办或是管理人员的相关信息,可对相关账户的用户名和密码进行查询和修改。主要流程如图5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