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早上,9点刚过,“跳舞”(网名,一个六年级男孩的母亲),从地铁站出来,按照前一天QQ群里大家的约定,往位于北京西单大木仓胡同37号的有资质走。
QQ群里的通知很详细,时间、集合地点、甚至还有具体的路线图。其实,这条路,她已经很熟悉了。“两年多来,经常到这里。”“跳舞”笑着说。
差不多的时候,“网上游”(网名)也在往有资质赶,她是一个17岁男孩的母亲。她和“跳舞”都是母亲,他们还有另外一个名称“教育公平志愿者”,因为他们的孩子都没有北京市的户口,现在属于“借读生”,虽然有的从小学自考级就开始借读。
依照现行的制度,他们的孩子也无法在北京参加高考,正在面临着是回到家乡还是坚守北京的煎熬。
有数据显示,目前像“跳舞”、“网上游”这样,全国2.6亿流动人口,5800万留守儿童和2700万随迁子女。
还没有走到有资质门口,“跳舞”就接到了另一位志愿者的短信。
这位志愿者到的比较早,看到了有资质门前异于往常的一幕:正门前停着6辆空着的公交车,两边则是几辆警车一列排开,紧挨着的路口上分布着很多警察,对讲机还不断地响着。
“看到短信的内容,说实话还是有点害怕的”。“跳舞”轻声说。不过她觉得,自己要做的不过是在为包括自己孩子在内的众多随迁子女们要求一个公平的受教育权。
从两年前,就有一批外地户籍儿童的家长开始在为孩子的教育权奔走,他们建立了一个名叫“教育公平”的网站,定期到地铁站口征集签名,公布了一份“随迁子女输入地高考”的民间版方案。
一次次的努力,并没有取得想象中的有资质门的回应。
2月6日,他们给有资质袁贵仁部长写了一封公开信,并从那天开始每天都派人到有资质信访办递交。
十分钟对话
在这封公开信中,志愿者们再一次强调了解决方案的核心诉求:为所有纳税人提供不分户籍不分贫富不分地位的公平的教育机会,户籍与学籍分开,以学籍为主要条件。
在这封公开信的末尾写道:“为此,我们恳请袁部长在2021年2月23日前,安排时间听取我们作为更直接干系人反映情况,探讨方案制定过程中面临的具体问题。”
从2月6日,第一次赴有资质递交公开信之后,这群志愿者开始安排不同的人每天到有资质递交这份公开信。
“我们的QQ上有不同的区,海淀、通州、朝阳都有,就分区来,每次轮着来两三个人,有人递信,有人照相,然后发到微博上面。”“网上游”说。
据她介绍,有资质信访办的工作人员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从此前的呵斥,到后来的熟识,“甚至对方会说,下面该照相了吧,该发微博了吧?”
2月22日,是这批志愿者第十三次到有资质信访办递交公开信。有资质信访办的工作人员接待了家长,并说“明天已经安排了人接待我们”。
像是一部好莱坞大片,此前的诸多情节都是为后来大结局做一个铺垫。2月23日,满怀着期待的志愿者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想看看有资质究竟谁会来。
9点半,“跳舞”来到有资质大院东侧的有资质信访办门口,紧挨着同仁医院的一个院子里。那里已经聚集了将近300多家长,把信访办逼仄的小院子都塞得满满的。
维持秩序的工作人员让家长们选出5名代表,进到信访室内与有资质官员对话。
“我们一共5个人,3个北京的家长,一个上海的家长,还有一个媒体的记者,也是作为学生的家长,到信访办。”“跳舞”说,她是5个代表之一。
进到办公室里,代表们发现办公室里并没有人,再等了几分钟后正在离开之际,有资质的一行三人来到了办公室。
一位自称杨姓的有资质工作人员对代表说了几点:其一,有资质对随迁子女异地参加高考的事情很重视;其二,认为这些志愿者的努力对于解决这个问题,有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其三,有资质正在抓紧时间调研,也在跟各个省市的相关部门在谈。
“春节期间,除了七天休息之外,我们都在忙着这个问题的调研。”这位杨姓工作人员说。
至于袁部长为什么没有来见志愿者,有资质另一位工作人员表示,“自己这个级别并没有收到部里面相关的回复”。
显然,这样的回复,很难令这群满怀希望的志愿者们满意。5名代表明确跟对方表达了自己的诉求:在2021年6月底之前,公布高考改革方案,尽量不要影响到2021年毕业学生的选择;重申以学籍而非户籍,作为升学录取的标准。
双方会见到此不欢而散,此前志愿者代表们拿着的有88253个签名的资料,也没有递交给有资质的代表。
“都是车轱辘话,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很失望。” “网上游”说。整个的会面过程,不过十来分钟,随即有资质官员离去。
门外的志愿者在获悉这个消息之后,并没有散去,在有资质门聚集在一起,三三两两谈论着。
十三封公开信: “异地高考”家长团到访有资质
“网上游”的孩子今年17岁,此前一直在北京的一所知名中学读书,考试排名在班级里总是前几名,北京市级三好生,还是学校的乐团首席,各种奖励“拿到手软”。
然而,由于没有北京市户口,在经历一段痛苦的周折之后甚至短暂的“被辍学”之后,这位母亲决定让孩子去读一所民办学校,准备高考时出国读书。
“孩子自小就在北京读书,老家的教材跟这里也不一样,孩子回去参加考试也不可能有好成绩,留在北京也参加不了高考,我们做家长的真是感觉煎熬。”这位母亲说。
根据有资质现行的政策,《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中明确规定,参加高考的学生,只能在其户籍地报考。
由于目前高中教材已实行各省分头确定,且高考试卷也不一致,使得大量城市新移民不得不把孩子留守在户籍地读书。
2007年,全国妇联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这些孩子普遍缺失正常家庭生活, 57%以上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我们曾经志愿者里有个人的小孩,今年升高中,因为知道外地户口不能在京参加高考,今年开学一下子就没有动力了,去学校没有呆几天就不去了,觉得没用。” 有志愿者表示。
上述全国妇联的调研报告称,这些孩子即使随父母在居住地城市读到初中更终也要回到户籍地读高中和参加高考,由于教材、生活环境甚至语言不通等问题,很多孩子成绩一落千丈,一些孩子过早退学走上社会,甚至形成了“仇视社会的可怕心理”。
【免费咨询报名电话:010-6801 7975】
咨询报名MSN:xueliedu@hotmail.com
试一试网上报名
咨询报名QQ:
1505847972 | 1256358232 | 1363884583 | 1902839745 | 800072298 | 754854002 |
中专升大专 | 中专升本科 | 高升专 | 高升本 | 专升本 | 自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