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前影后桑德拉布洛克开玩笑说,自己会说流利的中文—不过带有一点“德国口音”。接着,她吧啦吧啦说了一段话—用的是道地的德语,全场顿时笑翻。不知道布洛克的这个玩笑话,有没有受近来中文“攻占”奥巴马Google+账号事件的启发。
有研究数据称,用户平均每个月在社交工具Google+上只花费3分钟时间,远低于Facebook的6-7小时。Google+已经成为虚拟世界无人光顾的“鬼城”。不过,有中国人的地方就不可能是“鬼城”,互联网也不例外。更近,来自中国大陆的用户突然如潮水般涌入,人怕出名猪怕壮,首先感受到中国网友之强大的恐怕是美国总统奥巴马。
其实,奥巴马也只是Google+的新丁。为竞选连任,奥巴马除了在Facebook、Twitter开设实名账户之外,今年1月终于在Google+正式露脸,主要发布一些助选信息。本来风平浪静,但更近几日,只要奥巴马一发言,就迅速被来自中国的跟帖淹没了,放眼望去都是中文,而且跟帖内容极其欢乐,比如,“沙发”、“打酱油”、“围观”等网络用语满天飞。甚至有网友号召,登录Google+,“占领”奥巴马!中国特色的“占领”一度吸引了国际媒体的关注,BBC的报道说,中国人在几个小时里就把奥巴马的页面变成了“中文博客”。
这是瞬间释放的中国网民力量。事实上,近年来外媒对中国网络的迅猛发展,中国网民群体的迅速壮大,以及在虚拟世界的活跃程度,对新闻事件、公共事务的评论热情都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和报道。
一般来说,外媒(通常是通过驻华机构)在报道中国新闻时,喜欢找一些中国问题专家进行点评,偶尔也会让中国籍的新闻助理随机打电话或者上街问一些普通老百姓的观点。出于严谨,一般也要受访者提供真实的姓名。而在如今的网络时代,这种报道方法已经有所改变。很多时候,记者往往会让新闻助理在几个主要的门户网站搜索有代表性、有意思的评论观点,比如微博、新闻跟帖等,而名字也就不再要求真名,而是直接引用发言者的网名。
然而,网络对转型中国到底意味着什么?乐观者说,这是一个全新的言论天堂,是通往公民社会的“公共空间”;悲观者则称,这里只有偏激的谩骂,从来没有理性的沟通,只能使分裂扩大,而不能弥合歧见。更近,围绕韩寒的争端可谓是一个更好的例子,可以观察互联网在中国扮演的角色。不过,嘈杂的纷争和口水战历经两个月,目前尚没有一家外媒对此事做出清晰、具体的报道,唯独如《纽约时报》网站等就此发表了一些博客文章。
值得注意的是,1月底,隶属《纽约时报》的《国际先驱导报》博客栏目Latitude发表一篇文章,称“韩三篇”发表两个星期之后,“由此引发的网上争辩已经坠入荒谬的境地”。而之后更加离奇的“代笔”、“造假”之争,外媒除了报道韩寒提起诉讼之外,也无进一步跟进。面对一起观察网络中国的社会形态的更佳案例,外媒迟迟没有动作,原因是什么?
显而易见的是,在网络上,事件争执到今天,并没有一个定论,更关键的是,双方(包括庞大的粉丝群)除了自说自话,没有人能够说服对方,也没有达成哪怕一个小小的共识。那么,中国网民的力量到底在哪里呢?除了每天不计其数的微博发言、评论,“占领”这个、攻击那个,大家前进一步了吗?
【免费咨询报名电话:010-6801 7975】
咨询报名MSN:xueliedu@hotmail.com
试一试网上报名
咨询报名QQ:
1505847972 | 1256358232 | 1363884583 | 1902839745 | 800072298 | 754854002 |
中专升大专 | 中专升本科 | 高升专 | 高升本 | 专升本 | 自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