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范燕莹 文/摄
6月21日9点,《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赶到北京印刷**,两个宽敞的考场内已经坐得满满当当,以学生、职工为两组类别的北京市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平版制版复赛在这里如期举行。两组共123人,参加理论试题和制版实操两项内容的竞赛,这也成为本届单次参加选手人数更多的一次竞赛。
井然有序的实操考试现场。
从800人到1100人 比赛规模自考堪比自考大
第16届北京市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由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主办、北京市印刷协会承办。为选拔参加2014年第四届全国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的选手,北京赛区经过紧张的初赛、复赛报名,完成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选手录入、理论考核试题、实操试题、考务人员上报等程序,目前平版制版已经进入复赛阶段。
据了解,北京赛区的竞赛分平版印刷、平版制版、印品整饰和胶订4个工种,4项竞赛的初赛选手达1120人,相比去年初赛报名时的800多人,今年参赛规模有一定幅度提升。北京市印刷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张仲元介绍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要求,必须达到一定规模才能称之为一个行业的技能大赛。它要求必须有30人以上参赛,按照30%的比例来抽取,对初赛的要求是必须有330人及以上。而此次参加平版制版初赛的选手达400余人。
“作为大赛组委会,我们的工作就跟唐僧取经似的,一关一关地过。你要有赛务人员,赛务人员得参加培训;你要有裁判,裁判得够档次;另外,竞赛题目、保安措施等各项工作都要在网上申报。”谈到大赛的组织保障,张仲元介绍道。他表示,每届技能大赛的成功举办,都离不开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的大力关注,印刷企业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以及专家和裁判的辛苦工作。“比如,购置比赛中统一使用的纸张、油墨、橡皮布,不能说你用这个、我用那个,这就会造成选手成绩不公平,这背后北京市局给予了充分的经费保障,而且比赛的每次进展他们都密切关注。”
给自己加码 举办胶订竞赛
第四届全国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包括平版印刷、平版制版和印品整饰3个工种的竞赛,而北京赛区听取了一些专家的建议,给自己加码,增加了胶订这一工种的竞赛。张仲元介绍说,6月21日举办的平版制版复赛是更早的一个复赛项目,另外3个项目的初赛已经完成,正在积极组织该项目的复赛和决赛。从竞赛内容上看,今年技能大赛以注重培养印刷企业需要的实干型、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大赛不拘泥于行业操作标准,在赛程设置和比赛结果的评价环节更加贴合企业实际生产需要,废除掉部分行业操作标准中与企业实际生产相脱节的工艺,加入企业生产中的热点工艺。
“北京赛区复赛后,选手先参加全国的大赛,然后回来再参加北京的决赛,这源于全国竞赛有一定的名额限制。”谈到北京赛区的选手参加全国竞赛的情况,张仲元表示,北京赛区选手的成绩越来越好。“过去江苏、浙江和广东成绩领先,这几年北京赛区选手的成绩也进入前列。”“全国决赛中取得前几名的选手会被授予职业等级证书,但没有‘高级技师’的职业待遇。在这一点上,北京为获奖选手提供的待遇更好。”
英雄不问出处 大赛和等级工培训相结合
“实操竞赛的题目不是很难,但我确实有些题目不会,其中部分原因在于对制版软件应用不熟练。”当日下午1点考试结束,走出考场的北京华联印刷厂职工左艳波这样向记者说起对这次比赛的感受。左艳波告诉记者,在华联印刷厂工作4年,对于**学习广告专业的他来说,相对于其他对口专业的毕业生,这样的竞赛有着特殊意义。“通过赛前培训、理论考试、实操竞赛等各个环节,不管是理论修养上,还是操作应用上,对于个人业务提升都上了很好的一课,更起码能够补上一些之前欠缺的基础。”他介绍说,自己通过公司选拔来参加此次复赛,同他一起前来的还有其他3位同事。
来自北京印刷**的大三学生刘金鑫同样向记者表示:“这个比赛不是你想来就能来参加的。”他认为,在校学习期间,对口专业的学生应该珍惜和把握这样的竞赛机会。“这种大赛不是年年搞,两年举办一次,满打满算在校生也就只能轮上两次机会。说得功利些,考得不错的话,能够拿到相关的证书,而多一个行业认可的证书,就多一份就业保障的砝码。”
大赛会对参加竞赛的选手进行系统培训,而且凡在大赛中成绩合格的,就可以取得等级证书。“这个比赛不论出身,即使你什么都没有,到这里得了第一名,就能获得‘高级技师’的资格证书。”张仲元这样评价大赛对于参赛选手的丰厚回报,“大赛给予选手的回报还是很诱人的,这也成为我们北京印刷协会工作的一个动力。”
在张仲元看来,当下企业对于资格证书的要求越来越迫切。近几年,华联印刷厂每次都把北京市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当成自己公司举办职业技能大赛的一个组成部分,北京盛通印刷股份有限公司也是如此。企业有方案、有动员,并对竞赛名次做出承诺,这说明企业也非常重视职业技能大赛对于人才培养的作用。“北京市举办这样的比赛也给相关企业提供了一个方便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