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8日,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在海淀区正式宣布成立。北京市委常委、教工委书记苟仲文、北京**党委书记朱善璐、北京**副校长陈十一、北京市科委主任闫傲霜、北京市海淀区委书记隋振江等领导出席揭牌仪式并发表讲话。
去年9月30日,中央政治局在中关村(000931,股吧)集体调研学习时,习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五个着力”的工作要求,今年又进一步明确了北京市“科技创新中心”的定位,对北京市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寄予厚望。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的成立,是落实总书记9·30讲话一周年和践行“科技创新中心”定位又一重大行动,也是校地联合探索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重要举措。更是落实北京市对海淀区提出的“搭平台、聚人才、接任务、出成果”和“构建"高精尖"的产业结构”实际行动。对于实现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京津冀一体化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科技创新中心”新引擎
首都有丰富的科技资源优势,众多的高校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是宝贵财富,如何更好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已成为当务之急。今年北京市出台了“京校十条”和“京科九条”,这些政策都是希望探索破除从科研和实现生产脱节的问题,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全面盘活人、智、技,进一步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在北京市和海淀区共同支持下建立的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正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践行首都产业转型的一次有益尝试,将成为首都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新引擎。
未来3-5年,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将以创新体系建设为核心,采取开放式、集团式的方式,“整合一批国内外一流**,聚集一批世界一流高端人才,创造一批世界一流科技成果,培育一批世界一流高科技企业”。预计吸引聚集国内外著名**(院所)10所以上,达到各类高端精英人才800人左右,其中领军人才100人左右。每年培养高端创新创业人才100人以上,创造具有核心竞争能力的重大技术20项以上,新增创新创业企业10家以上;为北京100家左右的企业提供技术支撑,支持产业规模500亿元以上。
市场化产学研合作新机制
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是市场化机制推动产学研合作新形式,他将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通过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吸引和聚集高校院所、行业龙头企业等众多创新要素,围绕某一具体技术领域和现实经济需求开展联合创新,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业化为目标"的协同创新格局。应该说,这是具有首都特色的“北京模式”。
研究院设立由政府、高校等多方出资,按照市场化方式运作的总规模10亿元的协同创新母基金,同时,引导和鼓励其他高校院所、社会资本围绕特定领域建立协同创新子基金,通过市场化利益分享机制吸引和整合国内外知名企业、高校院所的广泛参与,开展协作创新。
人才培养新途径
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结合重大科技任务引进人才,结合科技创新实践培养人才,结合知识技术转移转化向社会输送人才,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训人才,成为我国高科技研究领域人才高地,成为区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高地。
研究院更加注重对技术成果转化工程化、产品化阶段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率先尝试通过“产业领袖”培养计划,打破传统以考试、论文为重点的考核方式,将产业化成效作为考核标准,采取“双课堂、双导师、双身份、双考核”的模式培养产业化专门人才,打破教授直接参与企业运营而导致科研、生产难兼顾的尴尬局面。研究院首批将培养100名产业博士生发展成为专门的科技创新产业化人才,成为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产业发展新模式
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将成为科技和产业的市场化通道,进一步优化区域科技创新资源融合平台建设和推动产业转型发展。通过研究院这个平台将有一大批高校院所的技术成果实现和市场的早期对接,扩大高校科技成果辐射范围,改变以往高校教授服务企业点对点的单一模式,形成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批量成果,成为首都产业发展的新亮点。通过设立协同创新中心,将单项技术的转让收入扩大为落地北京的产业链创新技术的知识产权运营收入,并可掌握重大科技成果项目落地的主动权,吸引龙头企业研发中心来京落地,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研发服务业和总部经济发展。
同时,围绕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战略要求,吸引津冀区域高校院所、产业领军企业参与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带动其区域创新能力提升,还可主动引导北京协同创新中心引导在天津、河北等地落地适宜的产业化项目,促进其产业发展。
目前,已有近40项高校科技成果会进入首批建设的计算与仿真、智能机器人、智能材料与微机电系统(先进制造)、大气治理及水处理、信息安全等5大协同创新中心进行成果转化产业化,多家高校将联合中国商飞、潍柴集团、启明星辰(002439,股吧)等20余家企业参与其中。
(责任编辑:HN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