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名校办分校,“原汁原味、名副其实”应该是大家共同的追求。然而,如果总校师资的派出及总、分校间教育教学合作,并不能够带来文化基因的落地及生长,那么,这些只能是表象,注定行之不远。
理学家朱熹曾说:“一月照万川,万川总一月。”在名校办分校中,名校就是月,万川就是新的具体环境,而河上流溢的光影便应是分校。月影因河流的变化而不同,但究其本源,月亮为一。这是美,也是哲学;是情感,也是理性。
北京四中璞瑅学校是由丰台区教委主办,北京市西城区教委支持,与北京四中、北京市西城区黄城根小学合作办学的一所新建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对于名校办分校,“原汁原味、名副其实”应该是大家共同的追求。然而,如果总校师资的派出及总、分校间教育教学合作,并不能够带来文化基因的落地及生长,那么,这些只能是表象,注定行之不远。如此,名校办分校的过程,就转化为如何移植总校的文化基因,并使其在新的环境中落地生根的问题。
提取与传递
总校的文化基因存在于学校已然提炼出的理念和文化符号之中,在于学校一门又一门的课程中,在于一节又一节的课堂上,在于一个又一个的教师那里。这一部分文化基因的载体相对外显。而另一部分文化基因的存在则是相对隐性的。比如,那些总校并没有明确提出,但是弥漫在整个校园里,师生日用而不知的价值判断;再比如,那些隐藏在总校历史传统当中的文化元素,等等。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去感知和体悟,从而将其初步引进到分校的校园中,让分校的师生能够有所感悟。这是一个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过程。
在文化建设的这一阶段,我们通常关注的是校园文化基因的一些比较外显且比较直观的形态,如校徽、校训、校服、课堂、教师、校史等。北京四中璞瑅学校非常注重总校校训等核心文化理念的学习。学校全体师生集体学习北京四中的校训及首任校长王道元先生的训诫,从而深入了解了这些核心文化理念产生的时代背景,并结合个人的理解分析其在新的时代的内涵。北京四中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杰出的中国人”,北京四中璞瑅学校将对这一培养目标的解读写进了给新生的第一封信中,随录取通知书一并下发。学校“以人育人,共同发展”的育人理念,在师生群体中也都是耳熟能详。至于校歌,学生不仅能够熟唱北京四中现在的校歌《希望与理想之歌》,而且还能够熟唱四中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老校歌,其中的那句有时代烙印的文字让学生们感慨不已:“融融兮师生,浩浩兮前程。朝夕相处共奔竞。熙然会群英;劝尔勤学业,勿负此嘉名。良辰美景流若星,一逝难再营。”
在教育教学上,分校在课程设置和教材版本选择等方面和总校保持一致,如此就为总校和分校的合作教研提供了基础。学校还构建总校分校同心结制度,总校老师走进分校指导工作,分校老师到总校听课学习都已经成为了真正意义的常态。分校的学生经常和总校学伴一起参加各项活动,而且,分校学生还有机会走进总校的校园进行一定时间学习体验活动。这一系列的活动解决了分校教育教学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更是构建了一条渠道,让总校的文化基因随之进入分校,润泽师生。
被北京四中派往分校负责管理工作以后,跳脱原来环境反观,则产生了一种全新的感受。举个简单的关于课堂的例子:北京四中的很多老先生都说过类似的话,课比天大,作为教师,课堂就是天大的事。所以,年轻的教师也始终以业务的精进作为自己的更大追求,把“站稳课堂”看成自己入职后第一大事。这些已然融化到“四中人”血液里的文化基因在总校校园中弥漫,但校园中的人日用而不知。然而,对于分校而言,学校需要将这些文化基因明确提炼并表述。
于是,我们花了相当多的时间,来重温北京四中的历史与现实,将其中那些潜在的、极有价值的文化基因进行整理和提炼,并在分校进行宣讲。同时,将这些整理后的文化基因符号化,以北京四中百年历史中核心文化符号为基础,设计了一幅大型浮雕,立于分校教学楼中厅,默默无言而又有木铎金声之效。
经过一段时间的办学实践,学校发现,从各种渠道进入分校的北京四中文化基因,带给分校师生的是,一种仰慕与一份认同,还有一种凝聚力和一份归属感。
表述和整理
“文化”一词出自《易传》:“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表达了古代先贤两个思维指向,一是了解外部世界,让自身在自然界中从容生存;二是察觉自身,追求一种不同于他物的高贵与尊严,呈现独特的生命状态,这种状态就是人文。人类就是用它去教化下一代,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对于学校的文化而言,更关键的可能在“化”,而不在“文”。要实现更终的“化”需要注意两个因素,一是转化的主体,二是转化的方向。为更好地指导学校的办学实践,我们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表述通常采取学生文化、教师文化、家长文化、管理文化这样的分类方式。
在优秀文化基因移植的第二个阶段,学校的重要任务是在第一个阶段的基础之上,提出更加明确的问题,引导师生展开讨论,逐步形成共识,并将共识加以宣讲巩固。
在师生对于北京四中文化基因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情感上的认同之后,学校需要提升师生对于“四中文化”的认知层次,引导师生将北京四中的文化基因具体化到自己的学习与工作实践,去思考其对于自己的指导意义。学生、教师、家长、干部都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去思考一个问题:在北京四中的文化基因所体现出的价值判断中,自己作为学校中的一个角色,应该是一个什么样态?
分校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经过学习和讨论,得出了这样的共识:四中学生的样态有两个方面,一个就是勤奋、严谨、质朴的平民风格,另外一个就是敢于担当,追求生命纯净的贵族格局。这两个方面的特质渗透在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经过这个阶段,校园中的每个角色均已明并确定了自己的转化方向。
落实和实践
一旦将校园文化基因整理表述清楚,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围绕我们的目标——特定主体向特定方向的转化——进行具体的实践。学校的硬件建设、制度架构及活动设计应当形成系统,直指转化的目标。所谓系统,更核心的特点就是各要素之间有机结合而非无序并存。
在文化建设的这一阶段,我们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具体实践引导校园内的各个主体,实现大家期待的转化。前期的思考给后期的实践提供了明确的方向,而后期的实践则将前期的思考与构想变成真正的现实。
师生在前一阶段已经形成共识,即北京四中的学生样态的两个方面。那么,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学校的文化环境应该如何凸显这些文化基因,学校所设计的活动又如何有针对性地支撑学生的样态养成?
北京四中学生样态中一个简单的词语“严谨”,需要通过很多具体的教育细节才能够真正落实到位:从教室的卫生到听讲、作业的相关要求再到每一次考试前的考试说明、试题的双向细目表、严格的组考等。教育者在做这些工作时,要深刻认识到细小背后的宏大,今日所为的影响长远。只有如此,教师平凡的工作方能铸就出真正的不平凡。学校、年级、班级在制定工作计划时,都要反思,计划中的哪些内容是指向学生的各项素质培养的,这些内容是否能够形成合力,相互促进。如此,学校的文化基因移植后,才会呈现出真正生机勃勃的生命状态,才会真正产生化璞为瑅的效果。
在文化基因移植的这一阶段,我们依旧要注重反思。对照我们要转化的方向,评估现在的具体状况,思考教育实践和目的之间的关联度:是否构成正相关,如果是,那么关联度是不是够大等。然后根据反思继续调整具体实践,这样就能够保证在调整后更加准确、更加有力地前进。(作者夏洁系北京四中璞瑅学校校长,徐加胜系北京四中璞瑅学校中学部校长 夏洁 徐加胜)
《中国教育报》2015年5月21日第1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