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自考 >
北京高考作文一大一小破常规 双题目设置巧妙
2015-06-08 23:15 自考
中国青年网北京6月7日电(记者 周小璐 杨月)“今年的题目与平时的训练很相关,贴近学生生活,贴近语文教学实际,也切合新课标的要求: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

注:以更新的政策为准,本文仅供参考,如有疑问,请及时联系在线客服!
图片由网友上传,来源网络,如有侵权,敬请告知删除!

中国青年网北京6月7日电

(记者 周小璐 杨月)“今年的题目与平时的训练很相关,贴近学生生活,贴近语文教学实际,也切合新课标的要求: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并用表达能力穿插和呈现。”谈及今年的高考语文作文,北京市第十八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李锦超首先给出了肯定评价。

据悉,今年北京高考作文题分为大作文和微写作两项。大作文为《深入灵魂的热爱》或《我与民族英雄过一天》二选一,微写作主题为评论首都不文明现象等。

作文题目意在考查学生的辩证能力

对于《深入灵魂的热爱》命题作文,李锦超评价,考察学生对“灵魂”的理解,随着阅读和社会认知,学生们对灵魂的解读有所不同;而“热爱”则体现了学生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体现了一定的积极态度。“这个题目,对有一定思想深度和思辨能力的学生来讲更为适合,学生容易写出特别好的作品。”

辩证思维能力、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也是李锦超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特别注重培养的内容之一。就在考试前夕,他将《灵魂之门》一书推荐给学生,给学生们布置的六个作文题目之一就是“灵魂何在”。

“我看到学生们写的文章后很激动,因为学生们领会了书的内涵:灵魂不是虚无缥缈的东西,更应具象为民族精神和脊梁,这也很好地体现了我们的教学目标。”李锦超说。

双作文题目各有侧重 设置巧妙

相比之下,第二个作文题目《我与民族英雄过一天》则考察了学生的想象力,着眼于学生日常学习所得中对英雄的定位和理解,只有定位准确,才能通过认知产生正确评价。

“这个题目倡导学生写记叙性文字,是考察对已有知识的运用能力,突出过一天的整个过程,让学生描述在一天生活中如何走进、了解英雄的内心,十分巧妙。”李锦超认为,该题目不容易跑题,降低了审题难度,给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提供了表达的空间。

对此,北京教育**丰台分院中学教研室、语文特级教师管然荣也深以为然:“今年的题目是二选一,前者更适合擅长理性的议论文的学生写,后者更适合感性的有文学才华的学生写,更公平,这种考法值得推崇。”

他分析表示,《深入灵魂的热爱》题目更具开放性,议论、抒情、叙述均可,内容也比较宽泛,只要含热爱之意都可以,方便学生发挥水平;《我与民族英雄过一天》则更适合记叙文,考查学生想象力,也有现实针对性,对当今一些不良思潮和现象予以驳斥,对一些英雄人物的误读进行批驳,直接结合了当下的社会热点。

各地市考察重点不同 比之去年有突破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事业单位考试-2015年5月时事政治热点汇总
下一篇:云南政法干警考试申论热点:开创协同发展新局面
推荐专业
招生简章
学历相关
cisco
walmart
gamescast
spinwokrx
ngreen
vim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