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8.4万初三生赶考 科幻题材首入中考作文题 2015-6-25 11:18:00 来源:新华网
昨天,本市8.4万初三毕业生走进全市187个考点的2885个中考考场,参加了首日的语文和物理科目考试。今年的语文大作文二选一,首次引入科幻题材,要求学生以现代文阅读板块中的《超级智能住宅》为依托,续写结尾。物理考试中也首次出现科普阅读题。
既考《三国》也考《红岩》
今年的试卷在考查学生阅读积累方面的比重有所加大,更加注重对传统文化知识的考查。比如在阅读板块中,不但考查了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也考查了红色经典《红岩》的阅读。
同时,为了让学生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和感染,试卷选择中国传统的书法艺术、匾额、对联、三十六计、京剧行当等作为命题素材,让学生在作答试题的同时,对这些传统文化有所了解。
在利用所学知识解决、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方面,试卷也力图有所体现,例如,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现实意义。
今年语文卷题目的取材多是学生耳熟能详的生活素材和适合学生阅读的文本素材,写作也与学生生活相联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所以试题的整体难度适度降低。
一张试卷出现21幅图片
让考生感受更为深刻的是,今年试题呈现形式非常多样,据统计,整张语文试卷共出现了21幅图片,其中有书法作品、匾额、连环画、示意图等。比如在选择题中出现了读图题,题干给了四个匾额的图片:武侯祠:古千良明;孔庙:兹在文斯;蓬莱阁:境仙崖丹;卧佛寺:朗重光智。要求找出不符合现代书写规范的是哪一个,其实是找错别字,换了个形式。
同时,试卷给出了岳母刺字的6幅连环画,要求学生补写第六幅图的文字,并解释“精忠”的含义。此外,试卷还给出了9幅《三国演义》的连环画,问诸葛亮应该是哪个行当。
科幻题材首现中考作文
北京市朝阳外国语学校高级教师张媛介绍,今年中考写作命题由“情境写作”与“大作文”两部分组成,每一板块都有两个题目供学生选择。
大作文的写作提供了两个题目,第一个题目为“对话”,引导学生关注个体独特的生命经历,关注身边的生活。学生的生活经历与切身体验是作文创作的源泉,只有直面熟悉的生活,才能赢得心灵的成长。作文的提示语注重写作过程的引导,“记录精彩的对话过程,描述对话产生的美好结果,阐述你对对话的认识”提示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可驾驭的表达方式呈现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
第二个题目以现代文阅读板块中的《超级智能住宅》为依托,请学生续写结尾,在丰富的想象中呈现自己对超级住宅的思考、对科技发展与人类博弈的思考。科幻小说的文本阅读打开了学生想象的思路,为学生驰骋想象、展示写作个性搭建了极佳的平台。
“蛟龙”号成为物理考题
今年中考物理卷的更大变化就是首次在物理试题中增设科普阅读题,北京教科院基教研中心物理特级教师陶昌宏表示,之所以在物理卷中设置科普阅读题,旨在引导物理教学重视阅读学习这一重要的学习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物理科普阅读材料必须有物理学科的特征,学生必须依靠自己所学的物理知识,通过阅读获取新的信息,能提出问题、设计方案、解决实际问题。
两篇阅读短文都是在广泛收集资料、精心筛选的基础上重新编写的,例如,阅读材料二《探海神器——“蛟龙”号》一文,“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深潜7020米新纪录诞生那天,正好又是“神舟九号”宇宙飞船与“天宫一号”首次手动交会对接成功的日子,“蛟龙”与“神九”互致祝福,进行了穿越海天的对话。短文以突显“蛟龙”号三大高端创新技术突破为主线,介绍了“蛟龙”号先进的技术创新细节。(记者 安苏)
现场·赴考
家长比考生“紧张”
昨天早上7点20分,距离8点30分中考开考还有一个多小时,北京市宏志中学考点已聚集了近150位前来送考的家长,很多考生都是在父母双亲的陪同下来到学校,甚至还有全家老小齐上阵送考生的情况出现。不少家长坦言,自己比考生还紧张。
北京青年报记者在考点外看到,不少家长一边帮助孩子检查考试用具和准考证是否备齐,一边不断嘱咐考生要放平心态。“放心吧,有这么多同学在,你们回去吧。”不少考生都会劝家长先离开,但是前来送考的很多家长依然不愿离去,直到正式开始考试后40分钟,考点周围的家长才陆续离开。“孩子考试,我们也帮不上什么忙,也就是做好后勤工作,说实话,我们比他可紧张多了。更近几天都不敢说太多话,生怕干扰他更终的冲刺备考。”一位家长说。
今年宏志中学的考点共设置了25个标准考场,在这里参加中考的学生分别来自北京市第171中和宏志中学两所学校,为了保证每个考生能够在进入考场后顺利找到自己的位置,学校方面特意安排了带队教师前来负责指引。
今年的中考考场禁止携带除必备考试用具和准考证外的任何物品,包括饮用水和餐巾纸在内的很多常备物品都被要求存放在考点的指定区域。考虑到考生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考场外的走廊里都设立了饮水处等服务点,补充水分和上卫生间的需要都可以轻松满足。(见习记者 张昆龙)(摄影/本报记者 郝羿)
现场·反馈
语文貌似简单实际难
“今天的题目有点怪。”昨天上午11时,中考第一场语文考试结束。在北京四中考点校外,除了一位考生提前20分钟交卷外,其余所有考生都考到更后一刻。
11时15分左右,考生们取完寄存的书包后,纷纷走出考场,大家的神色相对轻松,但问起语文试题如何,不少学生用的第一个词就是“怪”。“题出得很怪,倒也不是说难,就是题看着像给小学生出的,但做起来却不容易。”北京四中一位考生如此形容语文试题。
考题怎么个“怪”法?有考生回忆道,试题虽然不难,但又让人觉得很“奇怪”,不敢笃定自己是否做对,诸如考“华”字的笔顺,以及用正楷抄写一遍“为人民服务”五个字。不少考生反映,好几个题型他们也是第一次见。“有一个题是给了一个博物馆的材料,让我们以班长的身份,以‘既又’的句式,给同学写‘博物馆须知’。”北京四中几位男生考后对“既又”的考题印象更深。
今年语文试卷大量涉及“图画”,也让不少考生感到既新鲜又“略怪”。“有一题给了12幅漫画,是讲空城计的内容,问哪张图可以从司马懿的表情看出诸葛亮更淡定,挺怪。”一位女生回忆道。
而对于今年语文作文首次考“续写科幻小说”,考生们虽觉得很创新,但大多不太敢冒险尝试。北京青年报记者随机调查了七八位考生,他们全部选择写“对话”,写作角度包括写自己和家人或同学就某事的探讨等等。考生们表示,由于“对话”可以自选主题和角度,所以相对而言更好驾驭。(记者 林艳)
共1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