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北京贯通试验计划中的北京第二外国语**非通用语**和首都铁路卫生学校的考生完成面试,可谓场面火爆。其中,北京第二外国语**非通用语**面试的学生超过1000人,报录比达到10:1。
作为今年中招改革的一大亮点,北京市首次推出的“贯通培养试验计划”,备受考生、家长和社会的关注。据北京教育考试院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中考志愿填报贯通培养试验计划的考生达到10232人,报录比达到4.5:1。报考如此火爆,不禁令人发问:这项针对中考成绩460分以上考生的特殊“福利”透露出北京中招改革和人才培养的什么信号?
其实,今年北京中招教育改革中的“贯通培养试验计划”、“三大统筹”、“名额分配比例提至40%”等在内的“组合拳”都是在着眼于考生的实际获得与个性发展,通过为他们搭建多条就学成才的通道,让每个学生都切实享受教育公平。
例如“贯通培养试验计划”,该政策规定培养年限总计7年,学生前5年接受基础文化课程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后2年接受本科阶段教育。由此看出,该计划恰恰瞄准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契机,努力搭建考生终身学习的“立交桥”:一方面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衔接、贯通;另一方面还是在畅通考生尤其是中等层次考生发展空间和成才渠道。
“中国教育的更大问题不是技术性的问题,而是教育公平的问题,每一个学生都不应该因出生环境的不同而受到歧视。”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在《叩问教育公平》的一档节目中直言。而被誉为更大民生工程的教育公平问题,显然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公平正义体系内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其固然涉及入学机遇、教学投入、教育质量等多方因素,但归根结底还是实现每个孩子都能成为社会有用之才的目标。
从这一点看来,北京中招新政正是在推进并践行教育公平理念,逐步摆脱教育公平即起点公平的单一导向,树立起教育公平的综合质量观,实现教育起点、过程和结果的深层次公平;同时,坚持因材施教,拓宽受教育渠道,积极促进每个孩子成长成才,这是促进教育公平更高水平的要求。
此外,我们还应看到在教育公平新内涵的指引下,北京中招新政还打破了以往传统观念中成才必须走“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的精英式育人路径,而是践行了新时期“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新人才观。试想,当人人不因一次考试决定终身、不因不走精英之路沦为平庸、不因环境出身梦想无门,这难道不是一张更精彩绝伦的人生成才画卷吗?想必如此,诸如安徽考生未达二本线3000字文言自荐上南大未果、每年不断有考生因成绩不理想自杀等事件自然会大大减少。
“教育公平具有起点公平的意义,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可以使人们通过自身努力,提升参与平等竞争的能力,这有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李克强总理在今年两会发出坚定推进教育公平的总动员。可见,任何一项教育改革都不能偏离教育公平的轨道,而是要把握新形势下的教育公平新内涵与实现路径。期待北京紧握中招改革的契机,在人才评价体系趋向多元的背景下,集合智力、勇气和果敢,推动首都教育公平朝着促进每一名孩子成长成才、给予他们充分的实际获得感而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