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辯証唯物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2018年5月4日,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 新華社記者 鞠鵬攝
2018年9月25日至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東北三省考察並主持召開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這是25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農墾建三江管理局七星農場萬畝大地號了解糧食生產和收獲情況。 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攝
辯証唯物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毛澤東同志曾經說過,馬克思主義有幾門學問,但基礎的東西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他在革命戰爭年代寫下的《反對本本主義》、《實踐論》、《矛盾論》等著作,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寫下的《論十大關系》、《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等著作,靈活運用了辯証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形成了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思想,為我們黨掌握和運用辯証唯物主義樹立了光輝典范。
鄧小平同志非常善於運用辯証唯物主義解決實際問題。他強調,必須抓住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必須用實踐來檢驗我們的工作,堅持“三個有利於”標准﹔必須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摸著石頭過河”,處理好計劃和市場、先富和共富等關系。江澤民同志指出:“如果頭腦裡沒有辯証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就不可能以正確的立場和科學的態度來認識紛繁復雜的客觀事物,把握事物發展的規律”。胡錦濤同志也說過,“辯証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馬克思主義最根本的理論特征”,要學習掌握馬克思主義哲學,努力提高探索解決新時期基本問題的本領。
今天,我們黨要團結帶領人民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不斷接受馬克思主義哲學智慧的滋養,更加自覺地堅持和運用辯証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更好在實際工作中把握現象和本質、形式和內容、原因和結果、偶然和必然、可能和現實、內因和外因、共性和個性的關系,增強辯証思維、戰略思維能力,把各項工作做得更好。
當前,結合我國實際和時代條件,學習和運用辯証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要注重解決好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學習掌握世界統一於物質、物質決定意識的原理,堅持從客觀實際出發制定政策、推動工作。世界物質統一性原理是辯証唯物主義最基本、最核心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石。恩格斯指出:“世界的真正的統一性在於它的物質性,而這種物質性不是由魔術師的三兩句話所証明的,而是由哲學和自然科學的長期的和持續的發展所証明的。”遵循這一觀點,最重要的就是堅持一切從客觀實際出發,而不是從主觀願望出發。
當代中國最大的客觀實際是什麼?就是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是我們認識當下、規劃未來、制定政策、推進事業的客觀基點,不能脫離這個基點,否則就會犯錯誤,甚至犯顛覆性的錯誤。對這個問題,很多同志在認識上是知道的,但在遇到具體問題時,有些同志會出現“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情況,經常會冒出各種主觀主義的東西,有時甚至頭腦發熱、異想天開。有的人喜歡拍腦袋決策、拍胸脯表態,盲目鋪攤子、上項目,或者提出一些不切實際的高指標,結果隻能是勞民傷財、得不償失。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甚至反復出現這樣的問題?從思想根源來看,就是沒有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
當然,客觀實際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不斷發展變化的。“變化者,乃天地之自然。”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既要看到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沒有變,也要看到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每個階段呈現出來的新特點。我國社會生產力、綜合國力、人民生活水平實現了歷史性跨越,我國基本國情的內涵不斷發生變化,我們面臨的國際國內風險、面臨的難題也發生了重要變化。過去長期困擾我們的一些矛盾不存在了,但新的矛盾不斷產生,其中很多是我們沒有遇到、沒有處理過的。如果守著我們對過去中國實際的認識不動,守株待兔,刻舟求劍,我們就難以前進。我們要准確把握國際國內環境變化,辯証分析我國經濟發展階段性特征,准確把握我國不同發展階段的新變化新特點,使主觀世界更好符合客觀實際,按照實際決定工作方針,這是我們必須牢牢記住的工作方法。
還要指出,辯証唯物主義雖然強調世界的統一性在於它的物質性,但並不否認意識對物質的反作用,而是認為這種反作用有時是十分巨大的。我們黨強調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強調“革命理想高於天”,就是精神變物質、物質變精神的辯証法。廣大黨員、干部理想信念堅定、干事創業精氣神足,人民群眾精神振奮、發憤圖強,就可以創造出很多人間奇跡。如果黨員、干部理想動搖、宗旨淡化,人民群眾精神萎靡、貪圖安逸,那往往可以干成的事情也干不成。所以,我們必須毫不放鬆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建設、意識形態工作,大力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用富有時代氣息的中國精神凝聚中國力量。
第二,學習掌握事物矛盾運動的基本原理,不斷強化問題意識,積極面對和化解前進中遇到的矛盾。中國人早就知道矛盾的概念,所謂“一陰一陽之謂道”。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是事物聯系的實質內容和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力,人的認識活動和實踐活動,從根本上說就是不斷認識矛盾、不斷解決矛盾的過程。
問題是事物矛盾的表現形式,我們強調增強問題意識、堅持問題導向,就是承認矛盾的普遍性、客觀性,就是要善於把認識和化解矛盾作為打開工作局面的突破口。當前,我國已經進入發展關鍵期、改革攻堅期、矛盾凸顯期,我們面臨的矛盾更加復雜,既有過去長期積累而成的矛盾,也有在解決舊矛盾過程中新產生的矛盾,大量的還是隨著形勢環境變化新出現的矛盾。這些矛盾許多是這個發展階段必然出現的,是躲不開也繞不過去的。
我們黨領導人民干革命、搞建設、抓改革,從來都是為了解決中國的現實問題。如果對矛盾熟視無睹,甚至回避、掩飾矛盾,在矛盾面前畏縮不前,坐看矛盾惡性轉化,那就會積重難返,最后勢必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矛盾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發生質的突變。對待矛盾的正確態度,應該是直面矛盾,並運用矛盾相輔相成的特性,在解決矛盾的過程中推動事物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