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4月4日电 (记者 赖臻)清明节前夕,北京市民司堃范专门致电北京市红十字会,请求查询自己在12年前填写的申请表格编号以及相关的公证材料。作为北京首批志愿捐献遗体报名者之一,这位81岁的老人不忘诺言,重申自己的意愿。
与此同时,位于北京东部的长青园骨灰林基地,迎来了一批又一批前来扫墓的医科院校师生。被缅怀的,是遗体捐献者。他们值得尊敬,因为他们为医学贡献了自己的全部。
近年来,遗体捐献在中国许多城市逐渐被接受。1982年,上海市率先开展了遗体捐献工作,2001年3月又出台了中国第一部有关遗体捐献的地方性法规。随后,北京、天津、重庆、深圳、青岛、宁波等城市也陆续跟进。不少地方专门为遗体捐献者设立了纪念碑、纪念园,乃至专门的纪念日。
记者从北京市红十字会了解到,该机构自1999年受政府委托实施接受志愿捐献遗体工作以来,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这项公益事业中。12年中共有12516人报名志愿捐献遗体,其中6508人办理了公证,1088人实现了遗体捐献,这些捐献者中既有百岁老人,也有两岁孩童,既有工人、农民,也有**生、教授等。仅在2021年,数字便再创新高,146人完成遗体捐献,较前自考增长28%。
然而,这样的增长并未能彻底缓解北京地区医学教育和研究中人体解剖学标本过于紧张的状况。“只能满足医**校临床教学及科研需求的一半甚至三分之一。”中国解剖学会副理事长于恩华介绍说,解剖学是医**校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只有通过尸体解剖,才能了解人体结构,否则,很难说能成长为一个好医生。
按照国际惯例,4个学生解剖一具遗体较为合适,现在大概8至10个学生才能解剖到一具遗体。与全国其他院校相比,北京的条件已经相当不错。外地有的院校几十个学生围着一具标本,实际操作的机会很少。
现实是有逾万人登记报名,而真正办理公证的人数却减近一半。首都医科**相关人士介绍说,传统的“入土为安”的观念是影响遗体捐赠的主要因素,遗体捐赠者的家属担心自己会成为他人眼中的不孝之子。在捐献者去世后,作为医院只能等待,等待家属主动联系,他们不能追问,更终的选择,让家属决定。这不仅仅是规定,更是尊重。
据悉,为了让更多人了解遗体捐献以及方便手续办理,北京市在协和医科**、医学部和首都医科**设立了“志愿捐献遗体登记接受站”,24小时为前来咨询的志愿者或办理手续的捐献者服务。“我们准备挂上温馨的画,甚至添置一个微波炉热热牛奶,为前来登记的志愿者设置更好的气氛。毕竟作出捐献的决定,已经不容易。很多都是年岁已高的老人,多注意细节上能让他们心里感到舒服。”
据了解,经过十几年的风霜雨雪,北京市为遗体捐献志愿者修建的《生命》纪念碑已显破旧,按照计划,今年下半年将进行翻修,主碑将被放大,所有志愿者的墓碑都将加高,名字将采用贴金手法重新镌刻,会显得更加醒目,保存时间也更长。与此同时,北大医学部也有意建立纪念墙,在里面放上水晶盒子,用于存放志愿者的衣物、等,让家属定时参观悼念。
(赖臻)
【免费咨询报名电话:010-6801 7975】
咨询报名MSN:xueliedu@hotmail.com
试一试网上报名
咨询报名QQ:
1505847972 | 1256358232 | 1363884583 | 1902839745 | 800072298 | 754854002 |
中专升大专 | 中专升本科 | 高升专 | 高升本 | 专升本 | 自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