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06
奥巴马当选中美贸易摩擦可能增加(图)
全球纺织网11月6日讯全球经济显然到了一个需要“改变”的时分,在昨日奥巴马当选之日,全球股市迎来大幅上涨,欢迎这位以“改变”作为参选口号的新总统。由于这次总统竞选,美国对华政策相比往年,并不是双方争论的焦点,因此奥巴马的对华经济政策“仍是雾里看花。”“目前,除美国的极端保守主义者之外,美国朝野都一致认为,美国政府现行的对华政策是明智的,这一政策应继续下去。这也是奥巴马的看法。”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周琪表示。不过也有人表示,由于奥巴马和工会的密切关系,贸易保护政策可能在他任内会有一定的抬头。贸易保护有可能抬头在奥巴马的参选过程中,他曾零星地批评过中国的贸易措施,指责中国“倾销商品到我们的市场”,侵犯知识产权,操纵货币。在选战中,他也明确表示:“中国崛起势不可挡,他们既不是我们的敌人,也不是我们的朋友。在不少人眼中,奥巴马似乎是位保守主义者,他果真会给过去几年发展密切的中美经济往来带来改变吗?”在2021年美国总统选战打响之初,所有的民主党候选人,都明确地表示了贸易保护主义立场。而国内在众多行业,很多人甚至把2008视为中美贸易摩擦年。奥巴马也曾经提出,对中国进口商品进行监控,并建立更快的倾销反应机制,两位候选人在大选期间虽然都没有将中美对外贸易作为重点,但白宫的议事日程中,将无法回避这个问题,特别是在中国一系列纺织品配额,明年1月1日到期之后,业内游说组织将对政府施压,要求制定更严格的纺织品配额或者更严格的监管,这是否会给中美贸易带来阴影?不能说这种担心毫无道理。由于民主党同工会的密切关系,以及工会在大选中对奥巴马给予的巨大支持,奥巴马一定会倾听工会的意见,也会比共和党政府更加强调劳工权利。而过去在中美贸易中,对中方更大的阻碍就是工会。人大国际关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时殷弘就表示,“我个人比较担心的是奥巴马的民主党在贸易问题上相对比较多的保护主义态度,无论是和共和党相比,还是和布什总统之后已经失败的竞选人麦凯恩的保护主义态度相比。”虽然在贸易领域,奥巴马对中美贸易政策的表态让人不放心;但在参选过程中,奥巴马也曾说过,“希望保持中美之间的协商、合作的关系,发展相互之间的关系。”此外,由于中国相对低廉的劳动力优势,出口到美国的商品使得美国普罗大众享受了极大的实惠,扭转这种局面的可能性不大。经贸摩擦要看具体政策具体来说,在某些领域,可能会有调整。北京**国际关系**副院长贾庆国认为,奥巴马作为美国的领导人,执政以后,也还会在这个问题的大方向上主张自由贸易,只不过在具体的政策上,只是针对某一些商品或者某一个国家采取一些特殊的做法,就像克林顿时期更强调“公平贸易”。上世纪90年代至今已经举行的美国总统大选共有5次。这一时期,随着中美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每逢大选,两党总统候选人就中美贸易摩擦中的各种问题表态已成常态。由于中国对美国存在巨大贸易顺差,因此,发表颇具贸易保护色彩的言论成为一种规律性的现象。尽管清华**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孙哲对奥巴马当选后可能引起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表示担心,但他也同时认为,奥巴马当选对中国影响更大的不是来自政策方面的调整,而是来自美国市场的恢复,如果在奥巴马的努力下美国市场消费和消费者信心得到恢复,中国的外贸出口增幅也将恢复。“目前有关奥巴马不支持美国企业海外投资的消息,表明其有保护主义倾向,但不仅只针对中国,对其他国家同样严厉;一方面,我们可看作是他的竞选语言,另一方面市场有相容理论,如果美国公司的规模扩大,市场扩张,对于海外的投资同样也会增加,政策的调整职能延缓而阻挡不了这一市场潮流。”中国人民**国际关系**美国研究中心副教授李庆四也表示,中国在做判断时需要注意的是,奥巴马当前的很多话语可能只是为争取中下层选民而说,当他真正走上总统宝座之后,政策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实施。李庆四说:“过于严厉的贸易保护政策不利于美国整体经济发展,从以往的经验看,美国总统上台后其政策都有由’端点’走向中间的趋势,争取中间选民和大多数人的利益,在这种情况下,肯定离不开中国的帮助。”另一个值得关注的方面是奥巴马本人并没太多管理经济的背景,对于贸易也不很在行,林宏宇教授表示,要判断奥巴马的政策趋势,需要观察其执政团队的情况,未来两个多月的时间内,奥巴马将挑选阁员,对中国经济影响密切的阁员职位包括,财政部长、联邦贸易代表、商务部长等,“这些人的理念决定了美国对华经贸政策的走向。”林宏宇提醒说,历届美国政府对上届的政策会有一个更改、修订,但自由贸易、全球化是经贸往来的潮流,相信奥巴马的团队也不会偏离太远。中美经济战略对话仍将继续“尽管中国民众更关心的是,新一任美国总统当选之后会对中国造成什么影响,但是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解决次贷危机的后遗症,把华尔街从泥潭中拯救出来,仍是奥巴马必须要啃下的第一块硬骨头。”中国人民**国际关系**一位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清华**教授袁钢明表示,现在奥巴马的政策班子和将来的经济路线是不清楚的,但对当前危机可能不会明确。政策上的倾向性是很明确的。美国民主党代替中低收入或者中产阶级以下民众的,可能是这段时期里,共和党执政时期被忽视和轻视的。自1980年代以来,里根政府所倡导的自由市场经济便是美国社会的主要潮流,其间无论民主党还是共和党执政对其修整力度均较为有限,而美国经济一度持续发展也给了市场正面的印象,不过,自去年夏天开始的次贷危机和目前仍难以预料的全球经济衰退却给美国提了个醒:这种潮流需要终结了。国际关系**国际经济系主任林宏宇林宏宇预计,未来美国经济将脱离过去20多年占社会主流的“小政府、少干预”模式,走向类似上世纪30-40年代大行其道的凯恩斯主义模式。可以肯定的是,任何一位新上任的总统都会将既往的政策做出调整,奥巴马政府一定会全面审查各个领域里的对华政策,包括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关于中美经济战略对话,2007年奥巴马在总的原则方面做过一些正面评论,表示继续进行战略经济对话是“一个好主意”。据分析,中美之间的战略经济对话会继续进行,因为考虑到中国市场如此庞大和重要,继续进行高层次对话是非常必要的,况且,未来国际体系和国际局势的稳定将依赖于大国在重大问题上的合作。华南美国商会:游说新政府促进贸易开放红白蓝布条,模拟投票间,背景板上的白宫,“奥巴马”和“麦凯恩”模型笑容可掬。大屏幕上是CNN的大选直播,旁边,美国版图上的“红蓝攻防”实时更新。大厅里人头涌动,美国客商们热烈讨论着,不时还有身着蓝色礼服、头戴红白相间条纹礼帽的金发碧眼在人群里穿梭。昨日中午,大西洋彼岸的美国总统大选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而远在广州的中国大酒店里,由华南美国商会举办的总统大选庆祝派对也在同步举办。当电视大屏幕上宣布民主党候选人奥巴马赢得大选时,现场爆发出一阵欢呼,美商们高举双手,互相拥抱。“商务人士一般都会倾向于麦凯恩,尤其是像我们这样在中国投资的美国商人。因为共和党比较崇尚自由贸易,而民主党的执政方针趋于保守。但事实上奥巴马已经获胜,那么我们也会支持他,并且将尽己所能游说新总统,倡导贸易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华南美国商会会长哈利•赛亚丁说。只有自由贸易才能达到双赢美国新科总统奥巴马曾公开发表意见认为,中国必须改变汇率政策,更多依赖内需来保持经济增长,而不再主要依靠出口,甚至提到过会考虑依照相关的法规用紧急保护措施来限制中国商品进入美国。奥巴马在竞选中表现出来的种种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一直让中国外贸人士忧心忡忡。对此,哈利倒表现得不太担心。他说,总统候选人在选举过程中的讲话,很多时候是为了拉拢选票,当真正成为总统之后,就必须面对现实。而真实情况是,只有自由化的经贸合作,才是达到双赢的状况。“贸易保护措施当然不是作为商会的我们所愿意看到的,如果这种事情一旦发生,并对中美两国贸易产生负面影响的话,我们会与亚太区总商会、欧洲总商会,甚至我们位于华盛顿的总部取得联系,向政府游说,向他们倡导开放性的自由贸易政策,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哈利说。哈利还说,虽然他们并没有对会员企业做过调查统计,但从执政方针上来说,民主党与工会的联系比较紧密,贸易措施上趋于保守,而共和党倾向于自由贸易,因此据他猜测,在华美商可能会偏向于支持麦凯恩。但既然奥巴马已经获胜,那么他们也会支持新总统,并努力向新政府施加积极影响。“我们相信即将上任的新总统奥巴马能给我们带来积极的态度和想法,从而给美国经济带来积极影响,美国经济也能很快复苏,美元也会恢复坚挺。”他说。在粤美商将积极开拓内地三四线城市随着金融海啸在全球经济影响逐渐蔓延,不少在粤投资的外资企业放缓或收缩在华业务,甚至有企业发生集体裁员现象。对此,哈利明确表示,到目前为止,华南美国商会的会员企业还没发生任何类似的事情。而有关调研显示,在粤美商的拓展势头并未改变,并且投资的重点从生产制造向科技研发转变。“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以外的很多国家经济开始放缓,但中国整体经济在未来三到四年内仍将保持8%到9%的增长趋势,中国老百姓依然支持购买美国商品,这是很好的发展机会。而且比起其他地方,华南地区尤其是广东的情况仍然很好,更显示出华南本地市场的优势。”哈利说。哈利说,10到15年前,美国企业只关注中国的一线大城市,但从2年前开始,很多企业意识到二线、三线城市的市场潜力还有待开发,这将带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同时,对于目前中国政府力推的促进出口企业转做内销的趋势,哈利认为,中国内需市场的潜力巨大,众多中国出口企业将目光转回国内市场,只会构成一种良性竞争,结果是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更多具有高科技含量但价格优惠的商品。财富时评奥巴马新政增添中美经贸变数奥巴马终于实现了他的“美国梦”,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黑人总统。他当选的事实本身已经开创了历史,而他的当选将给美国经济、给中美经贸带来什么影响,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毫无疑问,目前这场1930年代以来更严重的经济金融危机必将对世界经济体系走向产生深刻影响,正如1930年代大危机标志着计划经济体制和凯恩斯主义的兴起一样,这场危机即使不是“撒切尔-里根革命”的终结,至少也意味着“撒切尔-里根革命”的没落。无论是法国总统萨科齐今日反危机对策与其昔日竞选政纲完全背离,还是奥巴马那富于“新政”色彩的竞选政纲,都表明了这一点。然而,奥巴马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他的竞选政纲,仍然存在众多不确定性。首要的约束因素是他的行政能力。在美式政体下,总统的竞选政纲、他当选后会切实努力推动的政策、他能够通过立法程序更终付诸实施的政策并不是一回事,这三者不可能完全重叠,重叠程度取决于总统的行政能力,亦即他“摆平”各派政治力量贯彻自己意志的能力。近80年前,在高举“新政”大旗入主白宫之前,富兰克林•罗斯福已在海军部助理部长和纽约州州长职位上经受了历练;可是,在这个方面,奥巴马的经历是一片空白,没有任何证据足以证明他的行政能力。那么,我们如何确信他有能力推行他的竞选政纲?其次,他的某些政策主张固然有助于矫正美国经济的某些时弊,并赢得更多的选票,却有可能加剧美国经济的另外一些痼疾。例如,他提出要给95%的美国家庭减税,同时向岁入25万美元以上的高收入家庭增税;麦凯恩主张对适用于大多数纳税人的长期资本利得税和股息税继续执行下调后的15%税率,奥巴马则表示希望至少能将这两项税率提高到2003年下调前的20%,甚至更高。自从1980年代“撒切尔-里根革命”以来,无论是初次分配体制,还是税制所代表的二次分配体制,其总体发展趋势都是加剧美国的收入分化,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又进一步给这一趋势火上浇油。根据美国国税局公布的更新数据,2006年美国1%更富有人群在全国调整后总收入中所占份额达到了20年来的更高点,甚至有可能是1929年以来的更高点;同时,这个群体的平均税率跌到了至少18年来的更低水平,他们在税负中所占份额虽然有所上升,但增速不及其收入所占比例的增速。根据公布的数据,2006年,1%更富有美国人在全美调整后总收入中所占比例为22%,高于2005年(21。2%),更远远超出1988年的水平(15。2%),为美国国税局严格记录对比数字19年来之更。美国国税局以往的数据显示,上一次达到2006年的水平是在1929年(亦即资本主义世界迄今更严重经济危机爆发的那自考),但收入计算方法改变使得研究者难以精确比较这些数据。2006年,基于调整后总收入的美国1%更富有人群平均税率为22。8%,略低于2005年,为连续第5年下降,该群体平均税率1996年为28。9%,1988年为24%。这个群体在2006年所得税总额中所占比例为39。9%,高于1988年时的27。6%,但在公布数据的更近5年中,他们收入所占比例的增速要快于其所得税所占比例的增速。收入水平分化严重,给美国经济和社会两个方面都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后果。强化税制的“再分配”色彩,实属必要。然而,与中国国民储蓄率过高不同,美国的问题是国民储蓄率过低,而高收入者储蓄率较高,奥巴马这样的主张假如付诸实施,很可能将恶化而不是改善美国的国民储蓄率。近年来,以美国经常项目收支逆差为表现的全球经济失衡空前严重,中国则是全球更大贸易顺差国之一,是美方统计的美国更大贸易逆差来源,中美经贸争端有激化之势。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无疑非常关注美国新当选总统的对华经贸政策。不可忽视的是,与麦凯恩相比,奥巴马的自由贸易色彩要淡漠得多,他关于压迫中国提高人民币汇率、监督和限制中国纺织品出口等言论已经让中国对外经贸部门引起了关注;但同样需要注意的是,在包括对华政策在内的对外经贸政策上,奥巴马的一些竞选主张具有空想色彩,因而可行性不佳,对我国的潜在威胁也就相应没有看起来那么大。以奥巴马在人民币汇率上的主张而言,他主张提高人民币汇率以便为美国制造业“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问题是他的这项主张与他的终极目标相互冲突,不可兼容。美国的货币霸权是经济霸权的更高体现,经济霸权是其政治和军事霸权的基础,政治和军事霸权又反过来巩固其经济霸权。这样,当次贷危机局限于美国国内之时,市场参与者们纷纷“逃离美元”,它对美元的汇率发挥了削弱作用;一旦山姆大叔将这场自己国内的危机搞大成为全球危机,市场参与者们必然要“逃向美元”而抬高美元汇率。奥巴马如果真能改善美国经济,美元还将进一步走强。
【免费咨询报名电话:010-6801 7975】
咨询报名MSN:xueliedu@hotmail.com
试一试网上报名
咨询报名QQ:
1505847972 | 1256358232 | 1363884583 | 1902839745 | 800072298 | 754854002 |
中专升大专 | 中专升本科 | 高升专 | 高升本 | 专升本 | 自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