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售文凭每个千元
虚假**不存在,但网站却一直更新,意义何在?业内人士透露,“卖文凭”其实是虚假**获利的“捷径”。中国联招教育是一家自称“从事教育培训,证书代办,考试咨询服务”的网站,实际上,网站业务就是“卖文凭”。
记者联系到一位孙姓负责人,为便于卖家挑选,她在博客上明码标价,让买家自己选择。北京区域的民办高校中,他们将学校分为A类和B类,买一张A类校文凭需花3500元左右,而B类校稍低,一般在1500元至2500元之间。B类校名单中,“北京工商**”和“中国师范**”等冒牌货赫然在列。
“价钱能商量吗?”记者假借买文凭之名和这位孙女士对话,“B类可以商量,A类不能再低了。”她表示。也许是怕买家担心钱打了水漂,孙女士称,双方交易是通过淘宝进行,办理过程非常简单,需要2寸蓝底彩色照片扫描、姓名、性别、身份证扫描、专业、本科还是专科、收件人地址等信息。
孙女士坦陈,早在虚假**榜单发布前,他们就知道“北京工商**”并非实体**,所以她特别“叮嘱”记者,建议买A类**文凭。
她承认,自己从事的就是中介服务,买家所付酬金四分之三要交给**,自己只能赚得四分之一。“虽然这些**并不存在,但背后仍有人在以此牟利。”她表示,她也知道她是在卖假文凭,“但社会需要这个,就会有市场。”有一次,香港一个买家从她手中买过一个假文凭,“学校并非实体,但因为是‘中国’开头的,公司还以为是大陆重点本科,竟然凭借这个找到了一份好工作。”
当然,以上内容记者无从考证,不过可以确定的是,买卖假文凭一直就是一条利润可观的灰色产业链。
和联招教育一样,网上还有一些买卖文凭的聊天群或网站,“北京联招教育文化有限公司”就是一家。他们提供6类文凭,从虚假**、民办非学历院校到普通高校,每个证书被标以800元到5000元不等的价格。
假洋文凭更加猖獗
学历造假并非中国独有,比中国更盛的是美国。早在2021年,“打工皇帝”唐骏就深陷“学历造假门”,那时开始,“野鸡**”一夜间成为公众关注焦点。
野鸡**,英文里通常被称作Diploma mill(文凭磨房)或Degree mill(学位磨房),指一些**或**随意向学生颁发毕业证书、学位文凭,而这些证书或文凭并不被所在国社会、认证机构所承认。
海淀警方也曾侦破过“假洋文凭骗倒数百企业高管”一案,此案的一些当事人称,假洋文凭目前已经形成完整产业链,而且存在了近10年。地下产业链存在了多年,每年很多学员花巨资换来一张“野鸡文凭”,为何直到今天才曝出丑闻?承办此案件的海淀检察院检察官指出其中症结,文凭骗子之所以能够长时间逍遥法外,更根本的一个问题是无人报案。骗子们正好利用了人们的心理漏洞。
检察官分析,报考洋野鸡**的学员中大多为国企或国家事业单位的中高层管理人员、机关干部,年龄普遍偏大。他们并不担心学历会不会得到国家权威认证部门认可,只要能够得到本单位、本部门人事和组织部门承认就足够了。这对那些在机关和企业呆了很多年、正需要一个学历来作为晋升依据的人来说,不用考试、只要花钱就能拿到的学历无疑是雪中送炭。
【各方声音】
协会:建议多部门联手整治
北京民办教育协会社会建设工作部主任王耕说,前几年,该协会的确曾收到不少举报。但今年以来,尚未接到新的举报。
他表示,目前网上曝出的百所虚假**,其实很多都已不存在,不过仍有一些网站还在更新。他认为,北京之所以数量多,是因为很多学校借着北京的地缘优势,好欺骗外地学生。
不过,王耕表示,民办教育学会并无管理权限,对于虚假**,他们能做的就是提醒和曝光。要想真正打击虚假**,还得教委、公安、工商、工信部等多部门联手,“不仅要追究虚假**责任人的刑责,还得屏蔽这些**的网站,让虚假**无处藏身。”
按市教委相关规定,民办高校的招生简章和广告应载明该委指定的两个查证网站:市民办教育处及民办教育协会。王耕提醒考生,必要时去这两个网站查询。
专家:打破国家承认学历体系
虚假**何以大行其道?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特意写了一篇博文,在他看来有三方面原因:有关部门监管不力;**维权意识差;考生和家长相信“潜规则”存在。
显然,虚假**是看准了当前**和考生的问题,进行精准“营销”。尤其是虚假**大量出现在北京,完全迎合考生报考心理。
熊丙奇认为,眼下虚假**被曝出来,是对考生、家长提出警示,他建议,监管部门应加大对虚假**的查处力度。另外,要铲除虚假**存在的土壤,必须从根本上消除招生录取中的潜规则,实行阳光招生。
而进一步从长远看,他认为应该打破国家承认学历的体系,实行学校完全自主招生、自授学位、学历,这样一来,学校就无法做贩卖文凭的生意,而只有关注给受教育者提供货真价实的教育。因为在自主招生、自授学位的教育体系中,一所学校颁发的学位、学历,只有得到专业机构的认证、社会的认可才值钱,否则就是不名一文,这会让考生和家长接受教育的观念发生根本转变,不是冲着一张文凭而去,而是为接受真正的教育而选择。
【整治措施】
市教委:“**”岂能随便叫
业内人士称,目前全国各地存在大量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在宣传和招生过程中隐去“进修、专修、培训、研修、函授”等字样,直接自称为“**”或“**”,是一种典型的招生欺骗。
今年5月初,北京市教委下发通知,对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校名进行规范,要求所有民办非学历高校校名不得称“**”,只能称“进修(专修、培训、自修、补习)**或中心”,且不得冠以“中国”、“中华”和“国际”等字样。记者发现,北京目前校名中仍用“**”“中国”等字样的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有近30所,如北京人文**、中国信息**等。
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指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其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面向社会举办实施学制在二年以上(含二年)、以开展高等自学考试助学辅导和实施高等职业技术培训的全日制高等教育,但不具备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教育机构。
北京市教委宣教处工作人员称,此次规范校名,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减少利用学校名号进行的欺骗。“尤其是在一些偏远省份和教育相对落后地区,一听是‘中国’、‘中华’开头,就以为是好学校,一听是‘**’,就以为比**高级。”市教委证实,未来北京人文**、中国信息**等这一类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都将改名。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HN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