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妇幼保健院产科门诊护士引导一位通过手机预约产检的孕妇就医(2018年6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宋为伟摄
新华社北京9月15日电 题:健康中国——70年中国面貌变迁述评之七
70年,是一个民族从“东亚病夫”到“东方巨人”的历史性跨越;
70年,也是一个国家不断开启健康中国建设新局面的生动写照。
从“赤脚医生”到“全科医生”,从消灭传染病、寄生虫病到攻坚慢性病、癌症,从“以治病为中心”到“以人民健康为中心”……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立柱架梁的民生举措相继实施,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不断增强,一条致力于让近14亿人过上美好生活的健康中国之路正在铺就。
这是健康中国的为民底色——70年发展筑牢亿万群众民生健康之基
新中国成立之初,多地疫病横行,农村卫生基础十分薄弱。但医疗卫生从业人员少得可怜,几乎无力解决人民群众大量的健康问题。
形势急迫。在党中央的关怀下,一条具有重大革新性的公共卫生体系之路开启——通过“中西医相结合”,在很短时间里培训出大量掌握基本技能的医护工作者,以集中力量实施预防、初级保健和公共卫生行动。
此后仅用了短短30年,中国人的人均预期寿命、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等主要健康指标实现了巨大飞跃,一个覆盖绝大多数民众的初级保健体系基本建立。其中,“赤脚医生”穿行乡间村陌,用中西医结合的“土法”治病、制药,解决了农村缺医少药的燃眉之急。
改革开放后,随着卫生健康事业不断发展,“赤脚医生”变成了技能更专业、诊疗更规范的乡村医生,继续行走在基层医疗的第一线。解决了疫病横行问题的中国,也发展出众多全科医生、家庭医生这样人民群众健康的“守门人”。
医疗卫生人才队伍更加优化,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逐步构建……如今,我国医师数量已达360.7万,每千人口医师数达到2.59人,年诊疗人次数达到83.1亿,支撑起世界上更大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从“赤脚医生”到“全科医生”,一张张平凡的面孔,印证了中国卫生健康事业一路走来的不凡岁月;从缺医少药到村村有卫生室,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在卫生健康领域的具体实践——
在山西吕梁,13个县均成立医疗集团,村卫生室达标率为91.4%,远程诊疗体系框架初步建立;
在四川乐山,针对乡村医生“招不来、引不进、留不住、考不上”的问题,通过“乡村医士班”免费定向培养474名乡村医生,逐步打造一支“永久牌”人才队伍;
在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全面实施“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全州已有约3.2万人享受了“先诊疗、后付费”政策……
正如世界卫生组织前总干事陈冯富珍所说,中国关于医疗改革的相关决定更突出特点就是立足基层,体现政府真正把百姓的利益放在心上。
在山东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全科医生周兆敬乘船前往灵山岛(8月16日摄)。他2018年被选聘到青岛市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医共体灵山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这里的一名全科医生。新华社记者郭绪雷摄
这是健康中国的理念支撑——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1958年夏,毛泽东看到血吸虫病重点流行区之一江西省余江县消灭血吸虫病的新闻报道,挥笔写下《七律二首·送瘟神》。血吸虫病基本消灭,成为新中国疾病防控的“第一面红旗”。
旧中国,不仅血吸虫病,鼠疫、霍乱、黑热病、斑疹伤寒、回归热、丝虫病、疟疾、麻风病等恶性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横行肆虐,严重危害着亿万群众的生命健康,影响生产生活。
治病救人,成为国家医疗卫生工作的急迫要求。“爱国卫生运动”随即开展,通过移风易俗、群防群治,让群众疾病在短时间内得到有效控制,城乡面貌和人民健康水平获得极大提升。
70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公众的期盼已从“能看病”发展为“看好病”乃至“不得病”。与此同时,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加上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偏低,吸烟、酗酒、缺乏锻炼、不合理膳食等不健康生活方式比较普遍,由此引起的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
2016年10月,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发布,勾画出打造健康中国的美好蓝图。这一部署,标志着健康中国建设的顶层设计基本形成;
今年7月,国家层面出台《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字里行间折射出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巨大转变。
这一中长期行动聚焦当前主要健康问题和影响因素,围绕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两大核心,将开展15个重大专项行动,努力使群众不生病、少生病,为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建设健康中国奠定坚实基础。
重点人群“网格式”防护——健康中国行动针对妇女婴幼儿、中小学生、劳动者、老年人四类重点人群开展专项行动,体现出全生命周期健康覆盖“一个都不能少”的坚定承诺。
重大慢病防治再出发——如今慢性病已取代传染病成为国民健康的“头号威胁”。健康中国行动明确,将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四类重大慢性病实施防治行动。
从健康知识普及和合理膳食,到全民健身和控烟,从心理健康和健康环境促进,到防控四类重大慢性病,一项项指标正不断细化,一项项民生红利即将落地,健康促进行动将在未来10年内让全民健康素养水平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
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傅卫指出,健康中国行动体现了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是“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具体实践。
山西省闻喜县阳隅乡张才岭村村民王多文利用健身器材锻炼(1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詹彦摄
这是健康中国的生动图景——“上扬的身高曲线”“15分钟健身圈”助力健康中国迈向更高水平
“去哪儿锻炼”一度是很多人的困扰。
江苏镇江市世业镇永茂圩自然村村民洪家勇家门口的一条小河,曾几何时既是排污处也是灌溉水,“到了夏天院子里都不敢站人,更别提锻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