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余户水库移民的新生活—纳雍县乐治镇乐治社区移民街的变迁
发布时间:2018-12-04 15:38:13 来源:毕节日报
初冬,阳光洒满纳雍县乐治镇乐治社区移民街。
街道两旁,复古民居一字排开,基本是三层小楼,第一层是门店,开超市的、卖服装的、开餐馆的……鳞次栉比。
正午阳光正好,几位老人露天摆一张折叠桌打扑克牌,围观的人比打牌的人更多、更紧张。90后的张娇不喜欢牌局,牵着她的爱犬沿街遛达。
16年前,这条街的居民就有了这个特殊的身份——“移民”。
89户人家,组成乐治社区7组
2000年11月8日,国家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洪家渡水库开建,纳雍县玉龙坝镇武佐河岸边的新山村,乐治镇的大营村、塘边村、化启村,沙包镇的下木村部分区域是库区,村民要搬迁。
2002年,纳雍3个镇5个村的89户人家陆续搬迁到乐治镇移民街,组合成了一个新单元——乐治社区7组。
当年搬迁时,张娇还小,搬迁前的画面在她脑海里很模糊。她只知道搬迁到移民街后,政府就近给大家划了土地,建了住房,多数人家有了门面,人们由陌生到熟悉,成了邻里,街上哪家有大事小事都去帮忙。
和张娇不同,库区老家的画面和搬迁时的情景至今还刻在宋麟的脑海里:“公路不通,上街要走3个多小时,到处都是陡坡,搬迁时,是大家帮忙把家具背上来的。”
搬迁那年,宋麟只有8岁,对于老屋、故土、玩伴,他心里还没有“留念”“不舍”这些概念,只对将要去的地方充满好奇和期待。
在宋麟心里,为水让路,其实是给搬迁的人找到了一条出路。宋麟说,在化启村时,住的是木房,点的是煤油灯,村里的小学雨天会漏水。搬到移民街,第一次用上了电灯,住上了平房,进了完小,一切都是新的。
环境变了,人也跟着换一种活法
想起以往,周大明更有感触:“赶场来回要6个多小时,夫妻两个就互相推诿,谁都怕走远路。”
搬到移民街后,精明的周大明看到周边种的全是稻谷,就筹钱买了一台打米机,给当地农民加工米粉,生意火爆。后来,他又在自己的门面做纸火生意,房子盖了三层,每层180多平方米。
和周大明一样求新求变的还有宋麟。宋麟几乎是陪着移民街一起长大的,他见证了移民街16年的变化。“刚搬迁来时,和以前在老家时一样,很多人家门口都晒有各种各样的粮食,大家还是习惯种庄稼、打篾货,乱糟糟的,一点都感受不到‘街’的味道。”宋麟还记得,那时很多人家都外出打工了,直到过年那几天才回来住上几天,吃几顿饭,正月初八九以后就走人。当时,移民街的房子大多数是空的,街道冷冷清清,他那时就在心里给这条移民街打了个“?”。他不明白,大家守着门面,为什么还是一心想着种地或外出打工,怎么不换一种活法。
环境变了,人也跟着变,宋麟从学校毕业后,学做广告设计,在移民街开了广告工作室,一年收入30多万元。
“现在基本都做生意了,街道整洁,大家都很和谐,对移民街的生活很满意。”宋麟一边指导员工做事,一边说着移民街的变化。
寻找更多致富路
16年来,为了让移民们在这里扎下根,乐治社区没少费心。社区支书陈光辉说:“社区一直都在想方设法帮助移民转变生产生活方式,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适应新生活。”
现在,移民街80%的人家都有门面,大多做起了小生意,没做生意的把门面租给别人,靠收租金过日子。尤其是近几年,社区还组织移民种植了100亩中药材白芨,为移民寻找更多的致富路。
16年过去,当初的89户移民已经发展成了280余户,来自5个村的村民变成了邻居。8岁的宋麟也长成了一个24岁的青年,每年清明节,他会和家人一起回到老家化启村,祭奠已故的亲人,然后到水库周围走一走,看着以前老屋位置的水面,往事在脑海中一幕幕倒放。“每个人都有故乡情结。”宋麟感叹。
回到移民街,日子还得继续向前,宋麟和所有移民一样继续打理生意,经营人生,他说:“人活着,要向前,要多打拼。”(张晓勇)
上一篇:金沙县抓实茶产业发展利益联结增强脱贫增收动力 下一篇:威宁自治县“三个坚持”有效维护房地产市场健康运行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