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资讯 >

首届免费师范生步入毕业季:期待与政策一同成长

时间:2011-02-16 23:15来源: 作者: 点击:
首届免费师范生步入毕业季:期待与政策一同成长
  

首届万余名免费师范生即将毕业,本版昨日刊发调查,直面他们的复杂心态,呼吁各方落实政策,共同履行承诺与责任。报道刊出后,反响热烈,一些读者来电来信,表达关切。事实上,不论是教育主管部门,还是学校、老师、学生,都在积极努力。他们表达着共同的心愿:让这项立足长远的政策走得更好、更稳。

  为此,我们特挑选一所**、一位老师、一名学生,呈现他们的实践、观点和心声,从不同角度、建设性地观察免费师范生政策落实现状与未来成长空间,供关心中国教育事业的读者参考。

  编者

  一名免费师范生的来信

  希望政策更细化人性化(学生篇)

  有资质门领导:

  您好!

  我是东北师范**的一名应届免费师范生,今年秋天即将走上教育岗位。对于未来,我有很多憧憬,相信四年的努力一定能换来满意的结果。

  国家提供的“免费大餐”,给我们这些志于从教、乐于从教的学子吃了一颗“定心丸”,彰显了我国尊师重教的传统。同学们平时聊天时经常提及,免费师范生的政策是他们的“福音”,尤其是那些来自经济困难家庭、有志成为人民教师的学生,政策不仅使他们可以享受国家优质的教育,还免除了对工作的后顾之忧。“补充农村师资力量”的政策出台初衷,也让我们有了更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春节前后,我穿梭于各种专场招聘会,接触了不少用人单位,感受到国家对我们就业的重视和关怀。不过,也许是因为“首届”,求职的过程中,我和同学们也确实碰到了一些政策的“灰色地带”,犯了点难。

  首先,对于“跨省就业”仍有疑问。有资质在2021年5月出台的免费师范生政策中,对于跨省就业相关事项没有明确的表述。而更近部分省份出台的政策规定,跨省就业需要经过学校、接受单位及省教育厅的许可,手续较为繁琐,仍是一个难题。对于部分情况特殊的同学,政策的设计是否可以更人性化一点?

  其次,“有编有岗”如何保证?据调查,有的省份部分中小学处于超编的状态,而免费师范生并不自带编制。尽管大部分省区市的有资质门要求中小学空缺编制优先接收免费师范生,编制紧张的学校可设立专项周转编制,但在操作过程中仍存在障碍。一个同学在咨询时就得到令人沮丧的回复:“你们要自己找有编制的学校。”

  再次,政策制订不够细致。在首届免费师范生中,有一些学生认为自己被“免费”。当年,有些省份的高三毕业生其实对免费师范生政策并不了解,也不清楚自己必须至少从教10年。另外,有些学生的专业在中小学根本不对口。因此,在免费师范生政策的制定或者修订中,是否可以更细致一些?

  四年的**时光下来,我也深刻体会到,免费师范生方向的正确性毋庸置疑,但值得注意的是,政策在落实过程中,是否出现了偏离初衷的地方?比如,到目前为止,仍有部分地方未出台详细的免费师范生就业政策,让当地生源的同学陷入了困惑。

  我作为免费师范生的一员,深知教书育人职责之重。未来能否培养出优秀的教师乃至教育家,政策不是全部,但至关重要。有些话语,不吐不快。我也期待自己能与免费师范生政策共同成长,与国家的教育事业共同成长。

  免费师范生 乐见成(化名)

  

  让学生找到更适合的平台(**篇)

  本报记者 张志峰

  华中师范**首届免费师范生约2100人,分别来自29个省区市。2007年免费师范生政策启动以来,各地学生报考华中师大免费师范生的热度持续升温,2007年华中师大在湖北省的报录比约为5∶1,2021年达到10∶1,之后的两届火爆依旧。

  【培养】

  “进得来、学得好、下得去、用得上”

  2007年秋季,华中师大迎来首届免费师范生。为了让免费师范生“进得来、学得好、下得去、用得上”,华中师大制定了独特的培养模式。

  打破师范教育“老三门”,以“主修专业课+教师教育课”模式设计课程体系,按照校级优质课标准开发出100多门教育类选修课。过去师范类学生一般只学3门教师教育课程心理学、教育学和教学法。

  华中师大为免费师范生配备了阵容强大的导师队伍。免费师范生有3支“教练”团队:校内名师团队、校外名家团队、中学特级教师团队,分别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和创新能力、教育家思想、职业道德和教学实践能力。

  为了让免费师范生“下得去”、“留得住”,2007年华中师大率先发起建立 “国家教师教育创新与服务综合改革实验区”。从2021年起,3年内在10多个省区市建设80个实验区、600个实验基地。校长马敏介绍说,实验区是一个开放的教师教育新体系,我们希望借此平台实现城市与农村教育对接、学校培养与社会锻炼对接、高等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接。

  【就业】

  主动走访用人单位,听取意见

  华中师大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曾浩介绍,2011年,该校首届免费师范生即将就业,学校将国家关于免费师范生的更新政策和精神进行细化解读,通过校内报纸、班级点名会、电子邮件等渠道,让每个免费师范生心中有数。从2021年6月开始,华中师大主动到29个生源省区市的教育行政部门和用人单位进行走访,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要求。

  曾浩表示,往年此时,珠三角很多用人单位会捷足先登,到学校来开教师专场招聘,“抢”优秀毕业生。2011年免费师范生就业政策和形势有变,招聘会同比减少了一些。据了解,许多用人单位在寒假期间在生源地开招聘会,学生返乡,便于集中招聘。

  【问题】

  跨省就业既普遍又敏感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华中师大一些免费师范生已经获得了工作意向,但还在犹豫。曾浩表示,学生在签约前要十分谨慎,一旦签了就不要随意毁约,学校也将从签约流程上进行控制。

  跨省就业也是不少学生关注的问题。目前,华中师大已经收到20多个省区市关于免费师范生的就业政策,其中西部对跨省就业的规定相对宽松,潜台词是欢迎“跨省”。其余地区基本照搬有资质规定,即原则上回生源地,“特殊情况”需经所在校、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可跨省派遣。曾浩也介绍说:“近期有一些免费师范生询问跨省就业问题,说明部分学生有此愿望。”采访中,不少学生坦陈“这属于敏感话题”。

  实际上,跨省就业有客观需求。武汉市2011年中小学教育进人(含人才引进等)计划约600个,而武汉籍首届免费师范生仅158人,湖北籍免费师范生总共才900多人,很可能出现缺口。华中师大广东籍首届免费师范生共30人,而珠三角的需求远远不止这个数。

  另一方面,一些师范教育比较发达的地方,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压力原本不小,如果跨省就业口子开得太大,对本地师范生就业肯定不是“利好”。所以这些地方对跨省就业就心存“戒备”。

  专家表示,免费师范生是个新事物,探索过程中会遇到新难题,如何让政策更好地适应现实情况,有关部门还需要仔细研究对策。

  北师大文**免费师范生班班主任胡志峰

  政策落实,需要统一行动(老师篇)

  董洪亮 赵红

  在,免费师范生是一个“特别”群体。“其实,这正好说明了学校对免费师范生的重视。”作为班主任,胡志峰对这个群体有很多思考。

  谈到免费师范生当前的“心理压力”,胡志峰认为这很正常,“以前他们可能总觉得怎么都能当老师。现在真正去找工作,才发现,原来当老师也没那么容易,竞争非常激烈。”这是许多年轻人成长必然要经受的过程。

  在他看来,一些政策所谓的限制,都是能解决的,关键是学生自己是否积极主动。比如,在北师大文**班,就有一名学生因特殊情况,实现了跨省就业。胡志峰建议,在招收免费师范生的时候,应该给学生和家长解释清楚政策的福利和义务,让学生考虑清楚,把入口关的工作做得细致一些。同时,通过一些测试来评估,检验学生对这项政策的认可度。

  据介绍,该校文**班目前有一半学生已有就业意向,这些学生大多来自新疆、内蒙古、山西、广西、陕西、云南。像新疆乌鲁木齐市就很积极,为免费师范生开辟提前招聘的绿色通道。文**班7个新疆籍学生,现在5个已经找到了心仪的单位。但是,有的西部省份仍未有动静,有学生回去面试,却得到“要() ”的回应,这让他们很伤心。如果没有一些地方政策的限制,学生签约率可能会更高。“各省政策出台得快还是慢、态度积极还是不积极,直接影响学生就业的情况。”胡志峰说。

  面对各省政策不一致的问题,一些专家也开出“药方”:规范地方文件,建立统一尺度。地方文件全部出台以后,应根据首届免费师范生就业遇到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对地方文件进行完善,同时对于跨省、民办中小学就业等政策关键点,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从而打通影响免费师范生就业的政策瓶颈。

  “其实,免费师范生就业进展整体上非常顺利,现在的签约率都是普通学生无法比拟的!只不过,我们还有许多细节需要去完善。”胡志峰乐观地说。(人民网-人民日报)


【免费咨询报名电话:010-6801 7975】

咨询报名MSN:xueliedu@hotmail.com
试一试网上报名
咨询报名QQ:
中专升大专 中专升本科 高升专 高升本 专升本 自考在线老师
1505847972 1256358232 1363884583 1902839745 800072298 754854002
中专升大专 中专升本科 高升专 高升本 专升本 自考

数据统计中!!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报名咨询方式
免费咨询报名热线:010-5128 0865
咨询报名QQ:172656761
咨询报名MSN:xueliedu@hotmail.com
免费咨询专升本 自考本科自考专科自考专升本 出国留学 昌平校区在线咨询:自考本科,自考学历国家承认! msn在线咨询
推荐内容
专升本,高升本,自考,成考